学生主体意识

作品数:1027被引量:69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宋国英郭彩琴李宁宁周冰王文忠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课程教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开发
《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7期106-106,共1页裴萌 
在中职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强调学生的课堂效果教学,注重英语在交际运用能力中的培养,这正突显了英语教学中要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这个目标。素质教育在中职学生的教学中主要考虑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主要目的的...
关键词:学生主体意识 素质教育 中职学生 教师为主导 学习英语 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圆的认识”教学片断与反思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125-125,共1页何艺姣 
片断一:老师家的小妹妹今年才五岁,她非常喜欢画汽车。有一次,她画了各种汽车。我发现,她画的汽车车轮有正方形的、有圆形的、还有三角形的。于是,我提醒她'你平时见过的汽车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是圆形。''那为什么汽车车轮都是圆的呢?...
关键词:自主探索 教学片断 
浅谈语文学习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35-36,共2页张钰 
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这些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提高离不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参与。本文主要探讨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基本原则和途径,从...
关键词: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 动机 兴趣 激励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
《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30期205-206,共2页程洪杰 董雅 王小坤 马洪双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调整教学和班级管理行为,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班级管理 学生主体意识 有效班级管理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意义
《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31期38-38,共1页陈逢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面临高考,我国的高中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课业负担,因此,很多高中历史教学课就变成了一味的灌输历史事件,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教学呆板枯...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主体意识 措施 意义 
论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意义被引量:1
《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12期57-58,共2页钟乃元 陈强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大学生自主学习研究》(2011C0019)
高校学生缺乏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主体意识,其原因在于大学课程设置过多,古代文学课程被压缩,考核体系存在缺陷,教学模式单一,古代文学魅力的丧失等等。强化高校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主体意识,可尝试采用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课外...
关键词:大学生 主体意识 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的地盘我作主——谈初中作文评价中学生主体意识和对话意识的培养被引量:1
《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50-51,共2页郑雄民 
一、初中作文评价现状——想要飞,可是却怎么也飞不高(一)教师:山外青山楼外楼,"愚公移山"几时休1.评价主体单一性。2.评价标准主观性。3.评价过程无序性。魏书生老师曾讲过这样一段话: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有两座大山,我们天...
关键词:学生主体意识 作文评价 对话意识 初中 文字 培养 语文老师 评价主体 
浅议初中历史课堂的生成
《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31期88-88,共1页张鹏琳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因而课堂更具开放性,非预设生成也就时有发生。生成的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
关键词:历史课堂 初中 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个性 唐代经济 非预设生成 课堂教学 师生交往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活化”
《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32期71-71,共1页朱礼林 
历史是绚丽多彩的,历史课堂教学也应该精彩纷呈。如果历史课堂教学沦为简单的知识灌输和机械的重复训练,必然枯燥无味,缺乏活力。一、课堂教学的“活化”指向学生主体意识的激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体意识的激活必须着重于激发...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 活化 学生主体意识 历史学习 情感体验 重复训练 知识灌输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历史教学
《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26期22-22,共1页蔡霞 
所谓主体性意识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等等。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同时,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也更加突出...
关键词:学生主体意识 历史教学 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历史学科 主体性意识 新课程教学 知识经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