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学制》

作品数:40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钱广福李斌刘虹孙凤华杜成宪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东培正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东社会科学》《怀化学院学报》《教学研究》《上海工艺美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南阳师范学院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吸纳与再生——近代上海工艺美术教育溯源及教学模式探究
《上海工艺美术》2024年第2期9-11,共3页严仕华 
中国近代工艺美术教育以1904年颁行的《癸卯学制》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学制颁行之前,传统工艺仍沿袭“师徒制”传承形式;学制颁布之后,传统师徒传承制开始逐渐被具有学校性质的工艺教育模式所替代。作为中国近现代发展新美术教育的率...
关键词:工艺美术教育 师徒制 近代上海 教学模式探究 《癸卯学制》 师徒传承 工艺教育 传承形式 
唯有确立“教师为要”方能落实“学生为本”——对我国大学教学理念嬗变的再思考
《教育科学文摘》2020年第2期61-62,共2页龚放 
兴办新学,创设师范,是20世纪之初中国教育嬗变的大趋势。1903年制定、1904年初颁布的《癸卯学制》,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官学、私学与书院“三足鼎立”的格局,为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不仅师范学堂次第建立,而且“教授法”也逐步...
关键词:学生为本 师范学堂 教授法 私学 《癸卯学制》 三足鼎立 不同层次 官学 
简论《癸卯学制》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150-151,共2页侯建强 
《癸卯学制》是经过不断探求应运而生的。《癸卯学制》的出台、框架设计、主旨和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论述,以彰其贡献。
关键词:《癸卯学制》 教育 近代化 
“中国大学之父”煞费苦心推行周末休假
《文史博览》2019年第10期28-29,共2页莫军念 张曦宇 
笔者曾在《文史博览》2019年第5期刊文《张百熙:少为人知的“中国大学之父”》中,讲到张百熙制订了《钦定学堂章程》和《癸卯学制》。在此,笔者要补充的是,正是在这两个学制中,张百熙对各学堂休假作了详细规划。
关键词:中国大学 休假 《钦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 张百熙 
《癸卯学制》对清末学前音乐教育的影响探析
《戏剧之家》2019年第9期207-207,共1页徐尚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此学制中包含了学前音乐教育及学前师范音乐教育的相关章程。随即学前音乐教育的相关机构——蒙养院及女子师范学堂等在我国各个省份相继开设,这使我国学前音乐教育领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集中...
关键词:清末 学前音乐教育 《癸卯学制》 
中日近代学制比较——以中国《癸卯学制》和日本《学制》为例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97-103,共7页杨子江 柏昌利 
学制是一个国家教育体制的核心,是各国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中日两国近代学制在推行和发展中许多方面均存在差异。日本的教育改革和学制制定有更明确的适应本国国情的需要——富国强兵、普及义务教育;相较之下,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则略...
关键词:近代学制 近代教育 中日比较 
从吉林馆藏《癸卯学制》看其对近代学校教育的影响被引量:1
《数字与缩微影像》2015年第2期42-44,共3页经莉 
吉林省图书馆藏清内府稿本《癸卯学制》是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的系统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的修改稿。"癸卯学制"是一个包含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对整个国家的学...
关键词:癸卯学制 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 近代化 
《癸卯学制》的颁行与清末中国设计教育制度的建立被引量:2
《装饰》2014年第1期80-82,共3页李江 
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至民国前期西方设计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1840-1937)>(12CG093)成果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从国家立法的层面确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当中第一次以较完整的设计教育科目和课程系统内容规定了中国设计教育的基本架构。以外国传教士学校和中国洋务派新式学堂开设具有现代设计性质的工艺课程为开端...
关键词:癸卯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设计教育制度 晚清 
我国第一部现代学制的诞生——民初《壬子癸丑学制》探析被引量:1
《琼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95-100,共6页吴洪成 苏国安 
《壬子癸丑学制》是辛亥革命胜利后符合民主共和政体需要的第一部现代学制。在孙中山、蔡元培民主革命及自由平等思想的引导下,对清末《癸卯学制》在历史延续基础上加以彻底改革,反映了工商业经济和资本贸易市场对教育调适及人才素质能...
关键词:民初 《壬子癸丑学制》 《癸卯学制》 蔡元培 现代教育 
清末中国学制改革的文化价值取向
《教育科学文摘》2013年第2期74-75,共2页杨晓 
办学宗旨以国家主义为旨归 清末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全面启动,发生在中日关系易位之际,中国由先生变为了学生。1901年至191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时期,举国上下都把学习的重点目标指向日本。1904年1月,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并实行的学制—...
关键词:学制改革 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 清末 国家主义教育 教育近代化 《癸卯学制》 办学宗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