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柱

作品数:7被引量:5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景德镇陶瓷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课程模式言语行为转喻理想化认知模型转喻认知语境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时代文学(下半月)》《考试周刊》《山东外语教学》《职教与经济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方新柱 孙静艺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单一外语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要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复合型外语人才课程建设方面,高校要改革课程结构、革新课程实施方式、注重教材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从而为复合型外语人...
关键词:复合型 “外语+专业” 课程建设 
“1+1>2”课程模式下翻译人才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4年第101期147-148,共2页胡娜 方新柱 杨华连 
江西省教改项目(编号:702307-034),校级教改“适应陶瓷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合作的加强,我国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翻译人才的素质也随之提高。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构建“1+1〉2”的翻译课程模式,即翻译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实践表明它是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培养合...
关键词:翻译 教学 课程模式 
“1+1>2”陶瓷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例被引量:3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12期148-149,共2页李颖 方新柱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日渐频繁,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享有"瓷都"美称的景德镇陶瓷工艺精湛,旅游资源丰富,景德镇陶瓷学院培养陶瓷英语复合型人才不仅符合外语...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 景德镇陶瓷 英语 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 陶瓷文化 对外经济 交流活动 
“1+1>2”课程模式构想下翻译人才的培养
《职教与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50-53,共4页胡娜 方新柱 
江西省教改项目(编号702307-034);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校级教改项目(青年基金)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翻译课程的设置模式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语言输出和翻译能力习得为理论基础,结合翻译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1〉2"的翻译课程模式,即翻译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的结合。首先...
关键词:“1+1〉2”课程模式 翻译教学 翻译人才 翻译能力 
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写作教学被引量:3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72-74,共3页卢军羽 方新柱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之探索>(课题编号JXJG-07-9-33)研究成果
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应该改变"重模式轻理念"的现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在教学中融合了成品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应该成为目前我国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 
汉语古诗词英译理论研究回顾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3期32-34,共3页方新柱 卢军羽 
一、引言文革以前,受文化上"欧洲中心主义"和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中国本土的翻译家大多数忙于西方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的译人工作,汉语古诗词英译没有形成规模,仅有的一些英译本也主要出自于西方学者之手,汉语古诗词英译...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 西方诗歌 技巧探讨 中国古典诗词 理论研究 英译研究 翻译理论 格律派 欧洲中心主义 语篇语言学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语用功能被引量:46
《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53-57,共5页李勇忠  方新柱  
转喻是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转喻思维对话语的理解和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与转喻的关系,分析了Thornburg和Panther的言语行为转喻,并结合...
关键词:理想化认知模型 言语行为转喻 认知语境 语用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