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

作品数:8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大学场域学业成就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高校辅导员学刊》《产业与科技论坛》《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网络化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作用机制发挥面临的挑战与变革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53-56,共4页罗海燕 冯建 
2016年校级教改课题"高校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创新"(Mnu-JY1688)
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网络必将成为一种与第二课堂相齐的教育力量,对第二课堂的传统模式带来冲击和挑战;在网络时代必将到来的历史趋势下,第二课堂应正确评估自身相对于网络的长处和缺陷,站在共同服务学生成长的立场上,明确定位,取长补...
关键词:网络 高校 第二课堂 
论辅导员群体习性与职业环境的冲突——辅导员职业动力不足原因分析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105-108,共4页冯建 
绵阳师范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高校辅导员工作动力系统分析及其构建"(2013C07)
年轻、专职、高学历的群体特征及特殊的求职体验造就了辅导员特殊的群体习性,即理想化、高成就动机和强烈的自我证明意识。而辅导员职业场域在高校场域中的边缘位置和场域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多数辅导员既无法凭借本场域的资源向更高权力...
关键词:辅导员 群体习性 场域 职业动力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读书无用论”评判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1期124-125,共2页李建龙 冯建 
高等教育大众化强化了知识竞争的同时,也弱化了知识在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导致高等教育的高投入并不一定能获得高收益,这对单纯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群构成了挑战。不能单纯用愚昧、反智主义、知识贬值等来评价当前的"读书无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育投资 教育收益 读书无用论 
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学生工作危机处理探析被引量:1
《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年第5期15-17,共3页冯建 罗海燕 
由于群体特性以及其产生、工作过程的特殊性,学生干部的参与过程受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群众的双层制约,导致危机中学生干部不应充当校方或学生群众任何一方的代表,而只适合扮演一个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的沟通者角色。
关键词:学生工作危机 学生干部 大学 
大学生学业分化的逻辑——源于布尔迪厄“实践理性”的分析被引量:3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第4期18-20,47,共4页冯建 
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取决于学业行为。决定学业行为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大学场域和学生的习性、继承的资本,这两种因素不会以一种单独的形式来影响学业行为。在现实中,大学场域和个体习性相遇后,学生会策略性地形成一种决定行为的认知系统...
关键词:学业分化 实践理性 大学场域 学业成就 
从职业自主性反思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的发展被引量:10
《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第3期9-12,共4页罗海燕 冯建 
职业所依赖的知识基础是职业发展的逻辑起点。根据辅导员各项工作事务所依赖的知识基础,对各项工作事务进行归类,培养各种类型的事务服务型辅导员,是推动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职业自主性 辅导员 职业 
从职业共同体看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年第30期42-44,共3页冯建 
问题的提出新中国建立后,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方式,在传承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指导员制度的传统、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政治辅导员制度。改革开放后,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继承了上述制度,并延续至今。由于工作特性、制度、...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共同体 职业化 职业声望 集体意识 职业定位 辅导员队伍建设 政治辅导员制度 高校教师队伍 辅导员工作 
高校学生组织的价值取向探讨被引量:1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126-128,共3页冯建 
学生需要与大学需要是确定高校学生组织价值取向的两个基本维度,从学生需要的维度看,学生组织是学生的服务性组织,要为学生提供服务、福利、支持和代表;从大学需要的维度看,学生组织是大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大学价值是学生组织价值来...
关键词:学生组织 价值 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