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飞

作品数:17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谚语动物谚语目的论网络流行语公示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理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宣翻译”英译的多维探析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65-69,共5页邓飞 谭幸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形象塑造与传播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17SB0446)
"外宣翻译"属于翻译实践的一个分支,但它作为术语的英译却不统一。文章通过分析外宣翻译的定义及其特征,结合近年CSSCI学术期刊、优秀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题名中关键词"外宣翻译"的英译,分别对"外"、"宣"、"外宣"和"翻译"英译用词进行推...
关键词:定义 特征 外宣 翻译 外宣翻译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2期116-118,共3页邓飞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英语教学的需要,引进盛行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从介绍翻转课堂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入手,阐述了翻转课堂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网络流行语的等值翻译分析
《海外英语》2014年第8X期281-282,共2页邓飞 
四川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2012R004Z)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语言变体。该文以等值理论为基础,探讨网络流行语翻译过程中的绝对对等和相对对等,向渴望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外国友人传递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等值理论 绝对对等 相对对等 
目的论下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被引量:8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49-151,共3页邓飞 
四川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2012R004Z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语言变体。本文简单介绍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以目的论为基础,对其英译策略进行探析,向渴望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外国友人传递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特点 目的论 翻译策略 
目的论下的达州各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失误分析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54-57,共4页邓飞 
四川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2011R009Z)
根据翻译目的论,公示语翻译主要存在三种翻译失误:语用性失误、文化性失误和语言性失误。造成翻译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译者的语言能力不足,以及缺乏对译语文化背景及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分析当前达州市旅游景区公...
关键词:目的论公示语翻译失误 
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的多元语用功能解读被引量:4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62-64,共3页邓飞 
四川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2010A11R)
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在交际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本文总结了动物反谚语的构成规律,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在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真正理解和掌握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使用中的多样性和...
关键词:动物谚语 反谚语 构成规律 语用功能 
旅游景区公示语译文错误分析——以达州各旅游景区为例被引量:2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65-167,共3页邓飞 
四川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研究--以达州市的旅游景点为例>2011R009Z
旅游公示语的翻译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归纳、汇总达州各旅游景区公示语中存在的错误,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修正。
关键词:公示语 错误 原因 方法 
英汉动物谚语中的隐喻被引量:2
《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78-80,共3页邓飞 张建东 
四川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英汉动物谚语的反谚语研究"(2010A11R)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等因素的相似与相悖,导致动物词汇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的隐喻存在异同。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词汇的隐喻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文化意蕴,对促进中西文...
关键词:动物谚语 隐喻   
试析概念隐喻理论与动物反谚语的认知阐释被引量:1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65-68,共4页邓飞 张建东 
四川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2010A11R)阶段性研究成果
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然后介绍了动物反谚语的形成规律。最后,通过对其中一条反谚语"All sb`s swans are geese"的认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读者对反谚语...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 反谚语 形成规律 认知解读 
动物谚语的变体分析——反谚语被引量:3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107-111,共5页邓飞 
四川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英汉动物谚语的反谚语研究>(2010A11R)阶段性研究成果
谚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动物谚语的来源、特征,同时对动物谚语的变体——反谚语做一些分析,以帮助英语学习者熟悉这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进而了解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动物谚语 来源 特征 反谚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