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奎

作品数:12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更多>>
发文主题:负数教学老师小学数学统计图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育》《宁波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图像分析的小学数学习题设计与开发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4年第12期62-65,共4页金奎 
数学图像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提高图像分析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几何直观的建立,培养其推理意识,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基于图像分析进行小学数学习题的设计与开发,可通过图文转译、信息缺损、多元表征和联结融...
关键词:数学习题 图像分析 关键信息 
回首“对折”,促相等与垂直并行进阶——《轴对称》教学的整体性思考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金奎 
“对折”是轴对称学习的起始方式,概念进阶就是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由于学生受“相等”的定格影响,往往难以发现“垂直”的关键作用。教学围绕“暴露‘一样’到‘重合’的认知冲突;适配‘折’到‘不折’的心理跨越;挖掘‘相...
关键词:对折 定性 定量 相等 垂直 
一“点”牵想象 全面引运动-- 《图形的运动》总复习教学被引量:1
《小学教学设计》2022年第17期52-53,共2页金奎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2、93页。[教学过程]一、给一点,自由想象1.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图形的运动。回忆一下,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图形运动有哪些?生:有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师: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
关键词:图形的运动 图形运动 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 三角形 自由想象 想象的翅膀 总复习教学 
“乘除比翼”:倍认识的新视角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137-140,共4页金奎 
倍,是儿童思维由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的台阶,是儿童数学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生长结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数学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倍"概念的建立和理解,需要学生克服加法结构的影响,即需调整已有认知结构,是对原认知的顺应。...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认知结构 抽象 
从图像“智造”谈统计图的演变
《福建教育》2017年第18期55-58,共4页金奎 
这是一个由"制造"追寻"智造"的求新时代。"制造"主要是人家的技术,自己提供劳动力,从教学角度讲其实是单纯模仿;而"智造"则是充分运用自身的智慧,不断经历"自己技术"的研究过程,对个体来说是全新创造。小学数学中统计图的演...
关键词:统计图 智慧 演变 图像 教学角度 小学数学 技术 劳动力 
抑圆规画圆 逼“圆”回归“源”——“圆的认识”教学中用尺画圆的价值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2017年第4期63-67,共5页金奎 
大量的前测和“圆的认识”课例演绎基本上把圆规定位在“画”圆的层面,表明师生只关注其工具性而忽略圆规发明与圆本质的必然联系。本文结合对国内外各种教材的理解与剖析,紧紧抓住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同为平面图形这一前提,通过用尺...
关键词:抑制  用尺画圆 尺规合一 离尺弃规 
巧用“同化”策略 突破“作高”难点——谈“三角形的认识”中“高”的教学技巧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7年第3期36-38,共3页金奎 
有关三角形"作高"难的成因可以从三角形的特点、放置等角度加以分析。基于此,要让学生捕捉到三角形画高的知识本源就是"过直线外一点到对边的垂线",高的实质就是"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可以采取下列"同化"策略展开教学:用图形...
关键词:三角形的认识  同化 
找准起点,基于学生的经验展开教学——“认识负数”一课的研究和改进历程被引量:4
《小学数学教育》2015年第5期24-29,63,共7页斯苗儿 朱伟森 金奎 
“认识负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增的内容,由于不受先前基础知识的影响,成为众多教师上公开课的选题。但把负数的部分内容放到小学进行教学,学生是否有一定的经验?究竟该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尽管课程标准给出的答案...
关键词:负数 学生 教学 经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基础知识 生活情境 
读懂学生 方能“定教”——“负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随想
《小学数学教育》2014年第7期81-83,共3页金奎 
学生是什么?学就是学习,生是人的意思;学生,就是学习的人。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与教学有关的基本解释:①在学校读书的人。②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如何引导学习之人展开学习,
关键词:教学实录 学生 引导学习 随想 负数 方能 现代汉语词典 基本解 
编织成“网” “理”直气壮——杨永丽老师“分数乘分数”课堂漫想
《小学数学教育》2014年第7期96-97,共2页金奎 
一节六上年级的课,让五上年级的学生去“编织”,穿越一年时光,能成“网”吗?一群采荷二小的学生成功穿越了,被魔幻般的杨永丽老师……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和方法基础上学习的,把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
关键词:分数 编织 老师 “理” 课堂 学生 年级 整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