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科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数据物理学史教学信息化手段教学决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教育》《考试周刊》《河北教育(综合版)》《中学教学参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课程纲要——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关键
《中学教学参考》2024年第18期35-37,共3页王向科 祁会玲 
河北省“双示范区”专项课题“普通高中基于提升科学素养的科学史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306005。
普通高中课程实施需要有力的抓手,课程纲要恰能充当这一抓手。文章结合课程纲要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定位,指出其编写的必要性,阐述课程纲要编写的三个主要依据,以及需要包含的内容,并论证课程纲要编写对教学的价值,从多个角度说明课...
关键词:课程纲要 课程建设 编写 
高中物理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河北教育(综合版)》2022年第7期102-103,共2页王向科 祁会玲 
课程思政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发展、完善、成熟的重要阶段,做好课程思政工作是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物理学科发展中的知识演变和各类事件展现着人类寻求客观真理的艰辛...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中物理 基础教育改革 立德树人 物理学科 路径探索 知识演变 根本任务 
从新旧教材对比看学习物理学史的意义——以人教版《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为例被引量:1
《中学教学参考》2021年第35期54-55,共2页王向科 祁会玲 
2020年人教版新教材在物理学史内容的编排上有了较大变化,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及学业要求。文章通过将2020年新教材中《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一章与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新教材在物理学史处理上的要点,并结合学生...
关键词:新教材 物理学史 原子结构 波粒二象性 
一堂研讨课引发的关于“课中微课”的思考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年第15期147-148,共2页沈建军 王向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不同的情境中对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通过一节研讨课的微课使用情况,阐述了课堂上使用微课时应注意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 精准教学 
高中校本题库建设的三个基点被引量:1
《教学与管理》2020年第19期21-22,共2页王向科 祁会玲 
校本题库的建设是高中教评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有效评价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得以实现,为校本题库的建设带来了丰富的内容,为教评体系的多元化、精准化带来了可能,借助优质的校本题库,使教育教学可以做到有的...
关键词:大数据 校本题库 教育评价 
大数据分析驱动教学创新被引量:2
《人民教育》2020年第1期66-67,共2页王向科 沈建军 
从2013年初开始,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质量的道路,全面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精准教学策略,促使教师的日常教学从"依赖于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数据的分析",依靠客观的数据进行判断和制...
关键词:精准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大数据分析 日常教学 教学决策 信息化手段 互联网环境下 驱动教学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深度融合分析
《考试周刊》2018年第53期143-143,共1页王向科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使得怎样体现出新课改后基础教育理念升级、激发高中生学习主动性、培养高中生创新意识与研究能力、强化高中生学习效果成为目前高中阶段物理教育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物理教学 深度融合 
巧用物理学史实现情感目标
《金色年华(下)》2009年第4期22-22,共1页王向科 
物理学史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让学生看到科学家的协作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可以使学生体验物理学的批判精神,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物理学史 教学 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