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青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虞市阳光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课堂小练笔纳兰性德练笔文本语言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教育(教学版)(B)》《湖南教育(中旬)(B)》《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语文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整体感知”的艺术设计——王崧舟教学片段赏析
《江西教育(教学版)(B)》2012年第9期34-35,共2页王铁青 朱丹蓉 
作为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和必要步骤,"整体感知"承载着贯通初读到精读衔接、铺垫、纵深的"支架"功能。长期以来,因为其操作方式单一和呆板,常常不为教师所重视,更甚时,"浮光掠影"般一语带过。
关键词:整体感知 教学片段 王崧 阅读教学 慈母情 阅读期待 课文内容 直观感受 大力神 导入环节 
探寻“发现”的过程价值——《童年的发现》备课思考
《湖南教育(中旬)(B)》2011年第12期42-43,共2页王铁青 
《童年的发现》有两个清晰的叙事板块——“童年发现”和“受到惩罚”。其中“童年发现”作为核心内容描写了作者因梦境的困惑,经历了一个不断思考与研索的过程并最终发现了胚胎发育规律的事。教学中,我们似乎会更多地关注梦境的奇妙...
关键词:《童年的发现》 过程价值 “发现” 备课 发育规律 梦境 作者 教学 
由“蝙蝠拜访雷达”说开去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1年第4期24-24,共1页王铁青 
《蝙蝠和雷达》一课的教学接近尾声。基于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作者对蝙蝠的夜间飞行原理和雷达工作原理的介绍近似白描。因此,孩子们对"仿生学"这一拓展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联想到孩子们最近比较迷童话、科幻类小说,...
关键词:雷达 蝙蝠 工作原理 飞行原理 学习兴趣 逻辑性 严密性 仿生学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学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10年第9期11-12,共2页王铁青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学目标1.学会字词,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内容 《巨人的花园》 课时 人物语言 教学目标 四年级 人教版 字词 
《顶碗少年》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2期32-33,共2页王铁青 朱丹蓉 
教材版本人教版六下第一单元教学过程一、欣赏杂技。指导学法1.师:刚才欣赏的是咱们中国的传统杂技“顶碗”。从刚才同学们啧喷的称赞声看得出你们都很喜欢这个杂技。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动作优美、技术难度高等)
关键词:教学过程 少年 教材版本 指导学法 技术难度 人教版 杂技 欣赏 
例谈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有效策略被引量:8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9年第12期7-9,共3页王铁青 郑百苗 
课堂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的关键在于:语言训练点的捕捉与铺设要与文本内容。
关键词:小练笔 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 文本语言 纳兰性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