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燕

作品数:10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英语《抵达之谜》教师发展奈保尔非语言语境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黄山学院学报》《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存与抗争:《抵达之谜》中的女性角色解读
《黄山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87-91,共5页张君 汪海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30003);黄山学院科研启动项目(2021xskq00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以其复杂而矛盾的女性观、传统保守却又具有超时代的特质区别于其他作家。奈保尔在半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中塑造了“无声中抗争”的布伦达、“有声但无我”的菲利普斯太太以及“有声且自主”的安杰拉三种典型...
关键词:《抵达之谜》 奈保尔 女性意识 女性角色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皖南竹枝词与英国浪漫派抒情歌谣
《求知导刊》2018年第13期157-159,共3页汪海燕 
2015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皖南竹枝词的生态文化意义解读及对外译介研究”(SK2015A528).
皖南竹枝词和英国的抒情歌谣通过描写自然和女性和谐共存这一主题,看似赞美同情女性的同时表达了对自然和女性的控制,忽视了自然和女性的话语权,反映出人类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心态。文章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之下,对皖南竹枝...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竹枝词 抒情歌谣 
生与死的抵达:《抵达之谜》的死亡主题解读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汪海燕 
安徽黄山学院科研项目(2013xsk021)
《抵达之谜》是英籍作家V.S.奈保尔第一部全面反映自己人生与创作思想的自传体小说,也是他第一部荣登英国畅销书榜首的著作。作品通过叙述者观察四季变化、草木荣衰以及生老病死等事件,探究了人生中的种种谜团。从西方死亡哲学的视角解...
关键词:奈保尔 《抵达之谜》 死亡 
学生日志在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黄山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27-131,共5页汪海燕 
黄山学院教研项目(2012JXYJ04)
在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实践中,学生日志是收集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分析学生日志,获取客观和主观数据,探讨学生日志在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及如何设计和处理学生日志等问题。开展学生日志研究工作可以有...
关键词:大学英语 反思性教学 学生日志 
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合作行动研究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9期109-111,共3页汪海燕 
合作性行动研究是解决教师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强调的是参与研究的教师由个人化、孤岛式研究走向群体合作研究。针对大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出现的问题,运用合作性行动研究的理论,探讨了一些有效方法,认为通过采取增加合适听力材料的语言...
关键词:合作行动研究 大学英语 听力技能 教师发展 
行动研究与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
《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111-113,共3页汪海燕 
教师发展通常指教师的智力、经验及观点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基础是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理论进行反思,行动研究是解决教师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行动研究可使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达到教师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行动研究 教师发展 大学英语教师 
听力理解教学中语境的作用被引量: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31-133,共3页汪海燕 
正确利用相关语境因素,对于提高学生推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听力理解教学应培养学生利用语境来分析和解释材料中话语的真实意义的能力,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
关键词:语言环境 非语言语境 听力理解 
多媒体环境中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黄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111-113,共3页汪海燕 
本文探讨了信息时代多媒体环境中外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当 代学习观、外语学习的现状和多媒体环境的特点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观 外语学习 
论听写训练对提高听力水平的作用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75-77,共3页汪海燕 
文章阐述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听写训练的重要性 ,介绍了常规听写、竞赛式听写、模仿真实语境中的听写三种方法 。
关键词:听力课 听写 听力水平 
试论翻译过程中文化形象的处理
《黄山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121-123,共3页罗春霞 汪海燕 
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讨论了翻译过程中文化形象处理的四种方法:1、保留形象 2、替换形象 3、增加形象 4、取消形象。
关键词:文化差异 功能翻译 等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