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

作品数:194被引量:1119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气质幼儿儿童大学生儿童气质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儿童期情感忽视对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的影响: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被引量: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3年第4期994-997,共4页贺婧 肖佳 胡春光 刘文 黄杰 刘望 樊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学一般课题(项目号:BHA180158);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21YBA228)。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儿童期情感忽视对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以及自我分化水平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被忽视量表、自我分化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1147名初一、初二、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1)情感忽视负向预测生命意义感(...
关键词:情感忽视 自我分化 生命意义感 青少年 
触屏时代的儿童是如何学习的?
《父母必读》2019年第9期59-62,共4页刘文 王兴华 刘肖岑 
触屏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课堂不再是一个物理概念,而是一个无限空间概念。知识不再只存在于书本中,而是可以变幻成不同的媒体形态,随着我们的需要自由切换。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又受到了哪些影响呢?其实关于儿童到底如何...
关键词:平板电脑教学 传统游戏 研究团队 电子游戏 数字媒体 无字图画书 
压力与心理弹性对内地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被引量:8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年第8期116-120,共5页刘文 李梦雅 刘方 吾力马尔·夏尔曼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流动背景下辽宁省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体系的建构”(编号:L17DSH002)资助
采用问卷法探讨401名在内地高校学习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压力、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现状以及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地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压力水平总体较低,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的总体水平较高;社会适应的年级差异显著;压力、心理...
关键词:压力 心理弹性 社会适应 维吾尔族大学生 
奖惩作用对初中生宽恕倾向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年第10期1575-1580,共6页李昊泽 刘文 
目的:探讨奖惩作用对初中生宽恕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修改后的Taylor攻击行为范式进行研究,选取96名初中生为研究被试,其中有效被试91名,被试的年级、性别比例相等。探究在对侵犯者进行奖励或惩罚两种条件下,对初中生宽恕倾向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生 宽恕倾向 奖励 惩罚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对策研究被引量:9
《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第20期56-60,共5页张喜转 刘文 刘方 
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6-2d-020)
目的: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郑日昌主编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5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453份。结果: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检出率为13.7%。人际关系性别差异(待人接物:t=2.92,p<...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人际关系困扰 
让爱也流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讨之二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17年第9期38-40,共3页刘文 王依宁 刘方 
已有研究表明,对流动儿童的评价更多是消极的,而这些“反常”或“落后”与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流动儿童家庭作为社会上一种特殊的家庭形态,有着不同于一般家庭的机制,这些儿童无法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课余...
关键词:流动儿童 家庭教育 教育问题 家庭形态 教育机会 城市儿童 课余生活 城市生活 
我想有个温暖的家——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讨之一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17年第7期38-40,共3页刘文 温瑞欣 刘方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指出,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离开家乡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就被称之为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1800多万人的又一个群体,他们属于乡村,又属于城市,但是他们认为自己...
关键词:流动儿童少年 教育问题 家庭 温暖 流入地 监护人 乡村 城市 
学前儿童互惠行为的发展、影响因素及教育启示被引量:8
《学前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41-48,共8页李志敏 刘文 林琳琳 张雪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4ZDB161);教育部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编号:20132136110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5YJA190004)
个体对感知到的善良与不善良行为的反应被称之为互惠。进化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互惠是由进化而来的,可能是某种生物基因决定了个体的互惠行为,但这一假说目前没有得到广泛的验证。社会交换理论中的规则内化说与社会偏好模型被研究者们广泛...
关键词:互惠 亲社会行为 社会能力 
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双导师制”到“三导师制”实施的探索与展望被引量:8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6期144-146,共3页刘文 应斯斯 刘岩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UPRP20140773);辽宁省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创新团队(编号:WT2013007)应用心理学类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016;辽宁省教育厅)
本科生双导师制是我国高校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一种新机制。文章以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双导师制为例,探讨双导师制的实施和作用,同时结合实践探讨双导师制的改进创新,即增加实...
关键词:本科生 双导师制 三导师制 起源与发展 实践与创新 
师范生就业心理问卷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被引量:2
《四川精神卫生》2017年第2期154-158,共5页刘文 聂莉 张敏强 陈玲丽 周凡 王佳莎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XJK012BJC029)
目的基于国外对就业心理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对师范生的调查研究,编制师范生就业心理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访谈法获得师范生的就业心理信息并结合文献法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和分析后编制题集,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
关键词:师范生 就业心理 信效度 因素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