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晓玲

作品数:12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隐喻概念流利语言学习隐喻能力一词多义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滁州学院学报》《江苏外语教学研究》《铜陵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语教学中项目学习法的4R原则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100-104,123,共6页陶啸云 游晓玲 管姗姗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外语教学专项“基于PBL的ESP教学行动研究”(2016SJA740013)。
21世纪初,西方教育家们提出项目学习法是一种体现4R的学习模式,4R即挑战性、相关性、协调性、反思性,并指出,4R原则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为项目学习法做好准备提供了框架。该文阐述了4R原则在整个项目学习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具体体现和渗透...
关键词:外语教学 项目学习法 4R原则 21世纪技能 
基于二语自我系统动机理论的艺体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分析被引量: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8期125-126,共2页赵妍 游晓玲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本科院校艺体类ESP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研究"(编号2016jsyw-20)
本文以匈牙利语言学家多内的二语自我系统动机理论为依据,就导致国内高校艺体生英语学习现状的主要原因——动机进行分析,探索激发艺体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以期达到改善高校艺体生英语学习现状的目的。
关键词:艺体生 学习动机 二语自我 
学分制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重构——融合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45-48,共4页游晓玲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14jsyw-16)
要完成从学年学分制的转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1)改变分级时间节点和分级依据;(2)取消对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予以免修不免考的规定;(3)本二和本三学生实施不同的课程培养方案;(4)对艺体类学生进行大学...
关键词: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 
提高EAP教学有效性的形成性评价实施策略——一项基于英国基尔大学ESL学生的个案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49-52,共4页游晓玲 
英国基尔大学的个案分析展示了形成性评价在EAP课堂的实施情况,探索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策略对促进ESL学生有效学习的积极作用。实证研究的理据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EAP教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研究结果表明:及时有效...
关键词:形成评价 有效学习 策略 EAP教学 
从2010年网络流行语看网络语言的认知理据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83-84,195,共2页游晓玲 
网络语言是从传统的语言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往往赋予其新的意义,表达全新概念,满足特定语境表达的需要。网络语言产生的认知理据有三:一是词、短语和句子的隐喻化,二是谐音词的语音转喻,三是基于概念相关性的事件域的概念整合。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隐喻 语音转喻 概念整合 
谈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诗歌《如果》中隐喻的认知语用分析被引量: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172-174,共3页游晓玲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的、语义的现象,更是一种语用的、认知的现象。诗歌中隐喻的使用是诗人追求最佳关联的结果,因此隐喻的理解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是读者在适当的认知语境下寻求最佳关联而取得语境效果的过程。以隐喻的认知语用观为出发...
关键词:隐喻 认知 语用 关联 
语境在隐喻理解中的作用
《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98-99,共2页游晓玲 
近年来语境在隐喻研究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只有将隐喻置于语境下作为话语去理解,才能鉴别隐喻的确切含义。在隐喻理解过程中至少需要考虑两方面的语境因素,一是语境信息的特征,即了解说话者的身份特征和意图、话题特...
关键词:隐喻 语境 理解 
隐喻能力、概念流利和语言学习被引量:3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游晓玲 
本文阐释了隐喻的普遍性、隐喻能力和概念流利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探讨隐喻能力的培养策略,并对外语教学提出建议,旨在呼吁外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使学习者真正学会合乎外语习惯的地道语言。
关键词:概念系统 隐喻能力 概念流利 语言学习 
概念隐喻和英语习语的理解被引量: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第23期145-146,共2页游晓玲 
习语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普遍的隐喻性思维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习语中,而且这些隐喻性概念在很多方面都因文化而有所差异。本论文通过对英语习语的认知特点和形成机制的分析,认为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或转喻)是英语习语的意...
关键词:习语 概念隐喻 文化 认知 
隐喻对一词多义、旧词新义及创新词语的解释被引量:1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97-99,共3页游晓玲 
通过对一词多义、旧词新义、创新词语等现象产生的理据分析,阐述了隐喻的扩展语言和再生语义的认知功能,认为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是一关于语言习得的新视角,隐喻能帮助学习者从根本上扫除目标语阅读中的词汇理解障碍,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隐喻 思维 认知 词汇习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