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华

作品数:22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幼小衔接实践性知识儿童发展衔接研究幼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教育》《学理论》《基础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朱子“克己”代“敬”工夫与新时代崇高师德之进阶理路
《武夷学院学报》2023年第8期1-7,共7页陈兴华 
2020年福建省社科基金基地重大项目(FJ2020MJDZ034)。
崇高师德是师德的最高追求,是教师“行为世范”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对师德的期待。崇高师德的修养过程是圣学求仁的过程。朱子晚年极力推崇的“克己复礼”工夫为崇高师德修养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通过“克己”,去尽私欲,从而实现对崇高师...
关键词:崇高师德 克己复礼 朱子工夫论 进阶理路 
G-U-S“三位一体”协同视阈下教育硕士培养形态创新——基于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的构想被引量:5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06-110,共5页陈兴华 
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因其顺应世界本科后教师教育"回归实践"的改革趋势,在美国收到了积极的成效。它以重视共同体的价值、倡导职前职后一体化、强调在真实的实践中学习和自我建构、培养具有丰富实践性知识的反思型教师等为特色,受...
关键词:G-U-S“三位一体” 协同 教育硕士 驻校培养 
创设室内外有机结合的区域活动——以“武夷小茶人”系列活动为例
《福建教育》2016年第38期18-19,共2页陈兴华 黄荔华 
"武夷小茶人"是我们在实施回归自然与生活化教育课程中的一个内容,从创园初始至今走过了7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在摸索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获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心得。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
关键词:区域活动 茶人 室内 幼儿园 教育课程 回归自然 身心发展 教育环境 
朱熹《小学》与其童蒙教化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教育评论》2016年第1期165-168,共4页陈兴华 
福建省2015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朱熹<小学>与其童蒙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影响研究"(编号FJ2015B165)的研究成果
朱熹十分重视童蒙的教化,通过编撰《小学》等童蒙教化文本推动其教化思想的普及化和民间化。朱熹把"事"作为童蒙教化的逻辑起点,注重"学""教"结合,以诗、礼、乐为方式载体,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空间载体,并充分利用印本书等传播媒介,构...
关键词:朱熹 童蒙 教化 《小学》 
武夷茶商标的文化特点研究
《武夷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6-10,共5页陈兴华 陈章群 牟飞茹 苏明昌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397042)
商标是商品的标识,开发一个易于传播推广的茶商标对武夷山的茶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武夷茶商标的文化内涵表现于简洁的音节、平仄和谐好韵律;体现寓意深刻的武夷茶品质、蕴含武夷文化及典故的词语;体现于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与美感。充...
关键词:武夷山 茶商标 语言 地域文化 
朱熹教育思想文献研究
《武夷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5,共5页姚进生 陈国代 陈兴华 
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朱熹教育思想文献整理与研究"(JA12316S);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朱熹著述活动及其著作版本之研究"成果之一(12FZX006)
朱熹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并孜孜不倦地进行著述活动,兼顾"尊德性道问学"而精心编写教材用于小学、大学两个阶段教育。这些教材具有普适价值,受到上层社会的重视,很快由民间教育机构进入官学体系,在南宋至清中叶的数百年里,对士子人格塑造...
关键词:文献 教材建设 影响 
教师驻校培养模式在我国的构建——教师教育的第三条道路被引量:6
《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3期91-96,共6页陈兴华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全日制幼儿教育硕士驻园培养研究"(项目编号:FJJKCGZ14-036);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A类)"驻校培养模式的构建:教师教育体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AS14296)阶段性研究成果
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源起于美国,是一种"临床实践"式的学士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其全程驻校实践、多元合作机制、共同体建设、学术文化与实践文化的平等对话、教师教育一体化制度、精心组织的入职指导等理念与实践,为我国高层次基础教育师...
关键词:教师教育 教师驻校 教师培养模式 
幼小衔接“锚点”的培育
《江苏幼儿教育》2014年第3期67-71,共5页陈兴华 
锚点理论是基于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业转换而提出的行为干预理论,这与幼小衔接的研究旨趣是大体一致的。同时,锚点理论的生态学原则与幼小衔接研究的思维、价值取向具有较大程度的适切性,表现为:二者都具有整体关联观、动态延展观、交互...
关键词:锚点理论 幼小衔接 适切性 
生态学视角下的幼小衔接研究
《教育文汇》2013年第13期14-16,共3页陈兴华 
幼小衔接受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生态圈,共同影响着儿童的入学准备质量。为此,必须建构一个由“有准备的儿童”、“有准备的学校”、“有准备的家庭”、“有准备的社区”和“有准备的政...
关键词:幼小衔接 生态系统 儿童发展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被引量:1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年第11期36-39,共4页陈兴华 
武夷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全实践’理念下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j2012040
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应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能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一定的教育机智。实践性知识的形成需要实践的土壤,实践基地为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使个体实践性知识的丰富和完善成为可能。实践基地以教育实习为中心...
关键词:实践基地 实践性知识 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 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