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安

作品数:18被引量:30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科举基础教育青少年学生主体性主体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与实验》《湖北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培育时代新人:新时代主体教育论的历史使命被引量:11
《教育研究》2022年第11期31-41,共11页郭文安 田友谊 
20世纪80年代,“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命题的提出引发教育领域广泛关注、讨论与研究。1992年,王道俊和郭文安提出了主体教育论的教育思想。30年里,主体教育论经历了提出、发展与建构的艰难探索过程。主体教育论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关键词:主体 主体性 主体教育 主体教育论 时代新人 
重视教育学教材编写 推动教育学学科发展——访郭文安先生被引量:5
《当代教师教育》2018年第4期1-5,45,共6页郭文安 王乐 胡金木 马小芳 
教育学就其整体来说是一门复合性或复杂的学科,教育学的教材应有广博坚实的专业知识,兼具专业性、学术性、前瞻性,能激发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积极性。教材的编写是一件复杂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质上也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我们编写的教育学...
关键词:教育学 教材 主体性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明代岁考制度及其社会流动功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75-181,共7页郭文安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代科考配额体系研究"(13CZS018)
作为生员考核的新形式,明代天顺年间确立的岁考制度,依托完善的运行机制,对生员群体的社会流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与科举考试一样,岁考亦成为了明代社会流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岁考影响生员社会流动的广度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科举,...
关键词:岁考 生员 社会流动 岁贡 科举 明代 
明代乡试录取率考述被引量:5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6期134-141,共8页郭文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S018)
明代全国的乡试平均录取率为4.71%。从明初至明末,全国以及各地的乡试平均录取率不断下降,充分反映出士子仕进难度逐渐增大、科举上行流动日渐壅滞的长期趋势。就地域比较而言,明前期各省直间的乡试录取率差异显著。中期以后,朝廷开始...
关键词:明代乡试 科举 录取率 公平选士 
教育学教材编写的思考被引量:18
《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期33-43,共11页郭文安 
教育学教材编写是一种科学研究,只有以科研的方法与精神去编写教材才能确保教材质量。教育观的变革是教材创新的根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是教材编写的灵魂。高师教育学教材编写应强调学术性,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借鉴、吸...
关键词:教育学 教育学教材 编写理念 创新 
主体教育思想发展的回顾与前瞻被引量:35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5期1-6,共6页郭文安 
本文着重阐述了主体教育思想兴起的缘由,主体性的内涵及主体性弘扬的机制,主体教育思想兴起引发的变革及其进一步发展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主体性 主体教育思想 变革 问题 
中国教育经济问题的寻解——评范先佐教授著《教育经济学》被引量: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143-144,共2页郭文安 叶忠 
关键词:书评 范先佐 《教育经济学》 中国 教育经济 
提高德育实效的有益尝试——评宜昌县小溪塔高中胡兆格校长的德育实践观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01年第4期43-43,共1页郭文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市场经济欣欣向荣,政治民主蒸蒸日上。
关键词:提高德育实效 德育实践观 有益尝试 宜昌县 社会主义现代化 塔高 校长 社会转型 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 
论当代教育对于人的独立个性的追求与探索被引量:12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4期12-17,共6页郭文安 靖国平 
一、培育人的独立个性是当代教育的主导价值追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是人们向往、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历史。人类获得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历程大致需要经历四个历史阶段,即原始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群体人”阶段,封...
关键词:当代教育 人类社会 独立性 探索 
试论创新教育及其特点被引量:98
《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1期9-12,共4页郭文安 
创新教育的提出,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教育具有特异性、全面性、探究性、开放性、民主性、超越性等特点。
关键词: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创新性人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