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国伟

作品数:56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气相沉积说说厚度测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计算机与数字工程》《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江苏教育》《金属热处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镀锡板和镀铬板表面处理检测系统被引量:2
《电镀与涂饰》2015年第5期284-289,共6页凌国伟 李光 邱光明 韩家浦 凌超 
介绍了商业化镀锡板和镀铬板表面处理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特点、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讨论了纯锡和锡铁合金终点的确定、辅助阴(阳)极的设置等问题。
关键词:钢板   电镀 钝化 厚度 电化学 测量 
电脑智能型库仑测厚仪的发展历程
《电镀与涂饰》2014年第12期535-540,共6页凌国伟 李光 
回顾了过去10年电脑智能型库仑测厚仪的发展,介绍了其技术特点、技术路线以及应用实例,展望了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镀层 厚度 测量 库仑法 仪器 电脑智能 
库仑测厚仪十年来的进步和发展被引量:1
《电镀与精饰》2014年第6期13-17,共5页凌国伟 李光 
回顾了传统库仑测厚技术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因环境温度变化导致测量电位变化,进而影响测量终点的判定,导致测量误差。全面介绍了电脑智能型库仑测厚仪的进步和发展,从降低测量误差和增大测量范围列举了应用实例,并展望了今后测厚技术的...
关键词:阳极溶解 厚度测量 库仑测厚仪 智能型 
库仑测厚仪使用中的一些问题和误区被引量:1
《电镀与涂饰》2014年第5期212-213,共2页凌国伟 李光 
分析了库仑测厚仪使用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如装饰镀铬测量结束后再人工电解5~10S,调整所谓的“灵敏度”,测量结束后若镀层没有露底就继续测量,为测量小工件而随意更改测量头的孔径。指出可通过改进仪器硬件,设置温度补偿,升级软件...
关键词:镀层 厚度 测量 库仑法 
教求有“度”学方有“效”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2年第2期7-10,共4页黄伟星 凌国伟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度”就是教师基于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恰当地进行引导;“悟”就是学生逐步感悟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研究教材,把握教之“度”;...
关键词:深度 广度 细度 适度 角度 效度 
“吨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被引量:1
《小学数学教育》2012年第1期80-82,共3页许科勤(执教) 凌国伟(评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三年级下册第47~49页。 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关键词:“吨的认识” 教学实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三年级下册 实验教科书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苏教版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适当渗透函数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2012年第1期121-127,共7页凌国伟 黄伟星 
函数概念的核心内容是变化和对应,函数思想的基础是变量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显然是以常量教学为主,但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适当渗透变化、对应等函数思想,为中学学习函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函数思想 函数概念 教学为主 对应 学习 中学 
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简论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年第8期24-27,共4页凌国伟 黄伟星 
课程改革强调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对教师教学的直接启发是既要重视教学过程,也要重视教学结果。教师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教学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也要关注教学结果的理解与应用,辩证地看待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关键词:教学过程 结果 辩证关系 
“平均数”教学设计思考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1年第5期53-54,共2页凌国伟 
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虞益锋老师和无锡市滨湖区育红小学杨文君老师分别参加江苏省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并都荣获一等奖。两位老师上的内容相同.但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 平均数 教学观摩活动 小学数学 2008年 2010年 三年级下册 实验小学 
定位·工作·成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凌国伟工作室运行情况综览
《教育家》2011年第3期62-64,共3页凌国伟 
2008年下半年和2010年下半年,无锡市南长区教育局和崇安区教育局分别成立了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特级教师工作室。工作室运行情况如何呢,简要总结如下。
关键词:教师工作室 数学特级教师 行情 小学 2010年 2008年 教育局 无锡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