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40015)

作品数:14被引量:13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忠林正军薛亚红曲英梅刘桂玲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伊犁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语学刊》《文艺争鸣》更多>>
相关主题:基本颜色词语法隐喻英汉隐喻语义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知语义视角的英汉非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被引量:23
《外国语》2014年第1期36-42,共7页薛亚红 杨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英汉词义范畴化对比研究"(编号:09YJA740015);吉林大学基础科研经费--种子基金项目"英汉颜色词次范畴对比研究"(编号:2013ZZ031)
非基本颜色词是基本颜色词的下义范畴,是人类跨越范畴认知的产物。本文从认知语义视角,对比分析英汉非基本颜色词在体现形式及认知理据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英语非基本颜色词体现形式多于汉语,但汉语非基本颜色词也有其独特的体...
关键词:非基本颜色词 体现形式 范畴化 隐喻 转喻 概念整合 
颜色词与颜色词理论被引量:6
《外国问题研究》2013年第1期75-81,共7页薛亚红 杨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十一.五课题"英汉词义范畴化对比研究"(编号:09YJA740015)
颜色词现今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学术主张与相关认识,力图勾勒出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轮廓,在进行适时的理论整合的同时,洞察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以期促进这一理论的成...
关键词:颜色词 语言相对论 语言进化论 基本颜色词 非基本颜色词 
认知语言学对理性的诠释被引量: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16-119,共4页蔡凤珍 杨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9YJA740015)
范畴是认知的基础,隐喻是对范畴的突破。人所特有的这两种认知方式表明了人是体验的存在。范畴是人之认识活动的物种尺度。它揭示了人的自在性、生物性、有限性,而隐喻则是人跨越物种的认知方式。它揭示了人的自为性、理性、感性、文化...
关键词:理性 认知 范畴 隐喻 体验的存在 
逻辑转喻的认知语义阐释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14-117,共4页高翠雨 杨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09YJA740015);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1DYY052);辽宁大学人文社科类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1LDQN22)
以往对逻辑转喻的研究主要以Pustejovsky的生成词库理论为代表,但该理论对逻辑转喻的解释力不足。因而将逻辑转喻置于认知语义学视角下,基于Fillmore的语义框架理论和Croft的认知域凸显理论建构逻辑转喻的框架元素凸显模式,将逻辑转喻...
关键词:逻辑转喻 概念转喻 框架元素凸显 
对两种“对话”论的三维思考——文艺批评领域和阅读研究领域中“对话”理论对比分析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2年第6期131-134,共4页刘桂玲 杨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十一五"课题(09YJA740015);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B29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2010JC019)阶段性成果
“对话”理论在文艺批评和阅读研究两个领域中对应的是两套完整的框架体系,每种理论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其提出都引起了热烈的回应和广泛的关注。我们试图对这两种理论从背景及主张、相同之处和相异之处三个维度进行对比...
关键词:“对话” 阅读研究 对比分析 文艺批评 三维 文学批评 对应 应和 
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外语学刊》2011年第6期21-24,共4页廖正刚 杨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英汉词义范畴化对比研究”(09YJA 740015) 的阶段性成果
在英汉两种语篇当中,英语和汉语都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基于语料库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英语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时,其动化度明显低于汉语的基本颜色词动化度。英语基本颜色词在句法层面靠形态及屈折手段实现时体变化,汉语基本颜色...
关键词:基本颜色词 跨语法范畴 对比 
Eye与“眼/目”多义现象的认知对比分析被引量:8
《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第6期13-18,60,共6页宋来全 杨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词义范畴化对比研究”(项目编号:09YJA740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英汉人体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对比分析”(项目编号:09SSXT019)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以范畴、转喻和隐喻为中立项,双向、综合对比eye与"眼/目"的多义现象,旨在揭示它们词义延伸过程中的英汉认知思维异同。结果显示:(1)它们词义延伸的认知机制基本相同,即都以转喻、隐喻为主要途径,并且以"基于转喻的隐喻"...
关键词:多义现象 认知 对比分析 
英汉事件名化短语认知语义对比分析被引量:5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6期803-813,959,共11页曲英梅 杨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英汉语义范畴化对比研究"(09YJA74001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语教学视阈下语法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11YJCT40083)的部分成果
事件名化短语的认知功能是标示某类事物中的一个例示,并且使它成为言语行为者当前注意的焦点。这种认知功能主要通过事件名化短语的内部语义功能组织,即例示、具体化、量化和语境定位来实现。本文通过对英汉事件名化短语语义组织进行对...
关键词:事件名化短语 语义组织 对比分析 
功能语言学语义研究范式探析被引量:15
《中国外语》2011年第5期83-88,共6页杨忠 林正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09YJA740015)
功能语言学在意义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Halliday&Matthiessen(1999)已用了"功能语义学"这一术语。功能语义学采用什么独特研究范式?本文首先简要评述结构语义学、形式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的研究范式,然后从语义观、语义生成、语义分析方...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 语义 研究范式 
类型学框架下的语法转喻和语法隐喻研究——《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述评
《外国语》2011年第4期93-96,共4页刘桂玲 杨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十一五课题(09YJA740015);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B29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2010JC019)阶段性成果
K.-U.Panther、L.Thornburg和A.Barcelona主编的《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乃类型学框架下基于多种语言用例的语法转喻和语法隐喻研究。卷中论文既有理论构建,又有应用和实证研究,为语法隐喻和语法转喻研究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角,从构词、时...
关键词:语法转喻 隐喻研究 类型学 述评 隐喻理据 实证研究 语法隐喻 述谓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