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YY012)

作品数:8被引量:11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琳林嘉新曹培会章艳胡强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比较文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外语与外语教学》更多>>
相关主题:创译世界文学变文本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欣顿的荒野宇宙观与生态译诗的翻译诗学意义被引量:9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7年第1期345-355,共11页陈琳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诗人译诗的翻译诗学研究”(10BYY012)的阶段性成果
戴维·欣顿是美国当代最受推崇的中国古典诗词优秀翻译家。本文剖析了欣顿对中国山水诗的“荒野宇宙观”的解读及其在译诗中的体现。其译诗体现为中国道/禅哲学与美国的荒野哲学与深层生态学等亚文化形态的双重折射翻译的结果。我们认...
关键词:古典诗词英译 山水诗 生态译诗 荒野宇宙观 戴维·欣顿 
论创译的名与实被引量:34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年第6期123-130,146,共9页陈琳 曹培会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诗人译诗的翻译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0BYY012)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形形色色的边沿翻译现象引发了译学界对"何为翻译?"的讨论并由此生发对创译的进一步思考。描写翻译学研究范式对翻译的重新定义为我们认识创译的性质提供了思路。本文从这一视角,厘清了创译的定位、定义及其运作机制。我们认为,它...
关键词:创译 椭圆形折射 阐释论 变文本论 
诗歌创译的世界文学性——以《竹里馆》英译为例被引量:17
《中国翻译》2016年第2期85-90,共6页陈琳 曹培会 
作者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BYY012)
戴维·达姆罗什将世界文学定义为: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椭圆形折射,是从翻译中获益的书写结果 ;是对遥远的时空世界进行超然解读的阅读方式。该定义不仅揭示了翻译在建构世界文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而且其文化双折射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解...
关键词:世界文学 创译 中国古典诗 《竹里馆》 
跨界的阐释:美国当下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的研究范式被引量:14
《中国比较文学》2015年第3期139-151,共13页陈琳 林嘉新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0BYY01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在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从事"中美富布赖特"研究访问学者项目成果之一
鉴于美国翻译研究具有哲学思辨和比较文学视角的传承,本文综述了美国比较学者苏源熙、达姆罗什、伯尔曼、阿普特以及韦努蒂等比较学者近十年来的翻译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现出了对比较文学与翻译的跨学科性、世界文学的椭圆形折射式翻...
关键词:比较文学翻译研究 椭圆形折射 解释项 翻译重生论 不可译性 
从世界文学角度重读《骆驼祥子》的两个译本被引量:11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09-118,共10页林嘉新 陈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BYY012);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06260123)
《骆驼祥子》的英语重译现象是中国文学外译史上的重要历史个案,也是中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成功典范。文章从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定义出发,通过比较金译本和葛译本的文本差异,发掘了两个译本的文化折射性、翻译接受性以及阅读的超然性,...
关键词:《骆驼祥子》 世界文学 达姆罗什 伊文·金 葛浩文 
论文学翻译中的非文本因素——以《吉檀迦利》冰心译本为例被引量: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248-253,共6页林嘉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人译诗的翻译诗学研究"(10BYY012)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高峰。在中国,它曾在不同时期被不同译者多次翻译成汉语。研究中借用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中非文本因素思想,对文学翻译中的主要非文本因素进行划分,据此分析和讨论《吉檀迦利》冰心译本,论证非文本因素...
关键词:泰戈尔 《吉檀迦利》 冰心 改写理论 非文本因素 翻译 
陌生化诗歌翻译与翻译规范被引量:4
《外语教学》2012年第4期94-99,共6页陈琳 胡强 
研究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人译诗的翻译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0BYY012)的部分成果
本文从翻译规范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徐志摩陌生化诗歌翻译的翻译学理据。其有机诗体译诗遵从了当时的初始规范即目标文化取向,体现出较强的接受性:早期译诗与文言古体诗杂合;而中后期的译诗则与新格律诗体杂合;同时,遵守了预先规范和责任...
关键词:翻译规范 陌生化翻译 有机诗体 徐志摩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撰写模式研究被引量:32
《中国翻译》2011年第6期46-49,共4页陈琳 章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12);同济大学"985"三期"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项目--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探讨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写作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概念、常规性方式、方法和规则,并展示了具体的写作案例。该模式建立在培养翻译能力的教学理念以及翻译能力的内涵和核心要素基础上,并借鉴、吸收了国内外高层次翻...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翻译能力 写作模式 翻译述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