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新

作品数:17被引量:5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比较文学翻译研究跨界文学翻译英译本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化研究》《翻译论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与翻译》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隐形”译者及中国近现代翻译场景的重释——《晚清至现代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研究:一段隐形的翻译史》述评
《翻译论坛》2018年第3期86-88,共3页林嘉新 周子淳 
国内译学界对晚清时期的翻译活动,尤其是文学翻译的研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外国著作译入中国的研究为主,二是以汉学家、传教士等外国译者为重,兼论国内翻译大家。研究重心的偏向,使得该时期的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以及置身其中的一众本...
关键词:翻译史 翻译活动 
翻译文本跨文化传播的形象建构问题——“文学翻译中的形象:第四届翻译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东方翻译》2018年第2期93-95,共3页林嘉新 刘朋朋 
2017年11月17-19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亚太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团队、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以及翻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文学翻译中的形象:第四届翻译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羊城广州召开。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澳大...
关键词:国际学术研讨会 跨文化传播 翻译小说 文学翻译 形象 翻译文本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综述 
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全景化梳理与本土化阐释——《韦努蒂翻译理论的谱系学研究》评介
《外语与翻译》2018年第1期91-93,共3页林嘉新 刘朋朋 
1.引言韦努蒂是“美国当代翻译理论最重要的人物之一”(Robinson 1997:97)。自《译者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A History of Translabion(1995)一书出版以来,其相关翻译思想便引起广泛关注。国内译学界对韦努蒂翻译思想的讨...
关键词:当代翻译理论 韦努蒂 谱系学 本土化 翻译思想 评介 阐释 全景 
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汉学译介活动考论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170-180,共11页林嘉新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华兹生英译汉诗的世界文学特性研究"(项目编号:17YJC740049)的阶段性成果
华兹生是当代美国汉学界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翻译家之一。其译介的汉学典籍多达28部,部分译文还被收入其他汉学英译选集中,成为翻译经典,译介成果斐然。其译文也得到了西方学界的认可,多次获得各类翻译奖项,并受到西方诗人、汉学家与...
关键词:华兹生 汉学 译介 接受与评价 
华兹生汉诗英译的译介策略及启示被引量:17
《外语教学》2015年第5期101-104,共4页冯正斌 林嘉新 
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贾平凹作品英语国家译介研究"(项目编号:2015z110)成果之一
华兹生是美国汉学界从事汉诗英译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当代英译中国古诗最多的翻译家。其译介策略充分考虑了译诗的可接受性,使得译诗同时具备了学术性和可读性,成就了译本的经典性、权威性和流传性,从而显著提升了中国古诗的世界文学地...
关键词:华兹生 中国古诗 翻译策略 接受 
跨界的阐释:美国当下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的研究范式被引量:14
《中国比较文学》2015年第3期139-151,共13页陈琳 林嘉新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0BYY01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在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从事"中美富布赖特"研究访问学者项目成果之一
鉴于美国翻译研究具有哲学思辨和比较文学视角的传承,本文综述了美国比较学者苏源熙、达姆罗什、伯尔曼、阿普特以及韦努蒂等比较学者近十年来的翻译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现出了对比较文学与翻译的跨学科性、世界文学的椭圆形折射式翻...
关键词:比较文学翻译研究 椭圆形折射 解释项 翻译重生论 不可译性 
从世界文学角度重读《骆驼祥子》的两个译本被引量:11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09-118,共10页林嘉新 陈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BYY012);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06260123)
《骆驼祥子》的英语重译现象是中国文学外译史上的重要历史个案,也是中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成功典范。文章从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定义出发,通过比较金译本和葛译本的文本差异,发掘了两个译本的文化折射性、翻译接受性以及阅读的超然性,...
关键词:《骆驼祥子》 世界文学 达姆罗什 伊文·金 葛浩文 
论文学翻译中的非文本因素——以《吉檀迦利》冰心译本为例被引量: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248-253,共6页林嘉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人译诗的翻译诗学研究"(10BYY012)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高峰。在中国,它曾在不同时期被不同译者多次翻译成汉语。研究中借用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中非文本因素思想,对文学翻译中的主要非文本因素进行划分,据此分析和讨论《吉檀迦利》冰心译本,论证非文本因素...
关键词:泰戈尔 《吉檀迦利》 冰心 改写理论 非文本因素 翻译 
欧盟多语主义政策及其推行中的困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56-160,共5页林嘉新 
本文对当前欧盟内的语言情况做简单概述,着重分析了多语主义的两大重要内涵、欧盟多语主义政策的两个重要纬度。以欧盟内英语的主导地位及小语种的弱势地位问题出发点,讨论了欧盟内较大语种的竞争问题及欧盟多语主义政策实施中的效率与...
关键词:欧盟 多语主义政策 困境 
中国菜名的翻译方法初探(英文)
《海外英语》2013年第15期130-131,134,共3页林嘉新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各式各样的菜名中,虽然富有诗情画意的菜名只占一部分,但却构成了中国菜的艺术品位。一些菜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其声名不仅妇孺皆知,而且远扬五湖四海,有的演变成经典传承...
关键词:中国菜名 八大菜系 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