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

作品数:1026被引量:3442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数字教育》
主办单位:海燕出版社有限公司;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课堂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盛群力马燕胡小勇乜勇张一春更多>>
发文机构: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者风采 田爱丽
《数字教育》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孙兴丽 
田爱丽,女,河南项城人,1977年11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化时代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及中外名校的育人方式...
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 育人方式 基础教育 数字化时代 教育学博士 博士后 博士生导师 中学校长培训 
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内涵、结构与发展
《数字教育》2025年第1期1-7,共7页刁爱梅 陈思含 李宪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BJA2101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三五”规划课题“县域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与实现路径研究”(BHA20014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学校资源与家庭资源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研究”(21YJC880009)。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向智能化方向演进,智能教育素养成为智能时代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素养,探讨智能教育素养的内涵、结构及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对智能教育素养进行概念澄清与内涵阐释,明晰师范生智能教育素...
关键词:师范生 智能教育素养 人工智能 
机制、模型、模式的研究主题及构建过程探究——基于2018-2023年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
《数字教育》2025年第1期8-16,共9页刘杜娟 杨晓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研究”(17YJA880086)。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8—2023年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中有关机制、模型、模式构建的论文进行深入研究。从主题分布、构建过程以及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展开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机制、模型、模式的构建过程有相似之处,...
关键词:机制、模型及模式 主题分布 构建过程 研究方法 
教育领域深度学习研究进展与前瞻——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
《数字教育》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王洪江 廖晓玲 马桂秋 叶思思 陈沛瑜 
202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23XJY56);2023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2023GXJK270)。
教育领域的深度学习提倡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获取、积极建构和创新应用,实现高阶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迁移和生成。倡导深度学习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为厘清国内外深度学习的研究进展,文章选取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大数据库中相关...
关键词:深度学习 教育领域 研究现状 系统性文献综述 
知识结构视角下的教育知识图谱模型构建研究
《数字教育》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赵小云 杨先卫 陈秋紫 肖焱山 赵军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普及化时期研究生教育结构调适与转型”(BIA220104);2023年度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研省规划重点课题“数字化背景下基于教育知识图谱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23ZA021)。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的变革,教育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数字技术由理论迈向实践的必由之路。针对目前教育知识图谱在模型构建上存在缺乏对学科隐性知识的组织与表征、认知能力的评估方式单一、情感...
关键词:数字技术 教育知识图谱 知识结构 能力与情感 
教师数字化转型群像分析:焦点、动力与路径
《数字教育》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李秀晗 赵小雨 程舒 刘巧伶 尚俊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CoP视域下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社群的群体动力特征研究”(21YJC880041)。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战略,也是信息时代下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向。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关键角色,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整个教师群体而言就是一场教育创新扩散行动。文章从创新扩散与群体动力理论视角出发,分析教师数字...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转型 创新扩散 教师群体动力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教师数字素养》解析
《数字教育》2025年第1期39-47,共9页林德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智慧教育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研究”(BHA170145)。
2022年11月,我国正式发布教育行业标准《教师数字素养》,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应用数字技术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指明了方向。《教师数字素养》将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划分为三个层级,包括5个一级维度、13个二级维度和33个三级维...
关键词:《教师数字素养》 教师 数字素养 数字人文 
计算思维导向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研究——以“设计小台灯”为例
《数字教育》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弭鑫鑫 董庆瑞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石墨烯量子点少电子体系电子结构和自旋的外场调控及自旋量子比特的设计”(12174226)。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义务教育阶段的计算思维培养及其相关研究逐步展开。结合计算思维的抽象、分解、算法设计、概括、评估五要素,该研究以小学科学课“设计小台灯”为例,借助Scratch编程软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基于问卷、访...
关键词:计算思维 小学科学 SCRATCH 问题解决 
AIGC支持的项目化学习研究
《数字教育》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郑巽 王志军 苏李妹 李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国家级一般课题“联通主义学习中群体协同知识创新研究”(BCA200092);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学科融合赋能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2022YQJK150)2024年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基金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设计思维指导的项目化学习研究(1431001)。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呼唤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如何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智能化社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项目化学习强调基于真实情境、通过合作学习和开放生...
关键词: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 项目化学习 人机协同 
指向创新素养的跨学科教学模式研究
《数字教育》2025年第1期60-67,共8页王媛 吴斓 董艳 安为伟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TEM教育情境下多人同伴互动的脑协同机制与策略研究”(62177011);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跨学科学习视角下师范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C/2022/01/16);2024年度“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资助”(KXYJS2024019)。
智能时代已至,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素养培养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包含思维、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创新素养对学生处理现实世界复杂问题的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各个学科在课程标准中都对跨学科教学部分提...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跨学科教学 创新素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