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

作品数:18917被引量:510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福建教育》
主办单位:福建教育杂志社
最新期次:2025年7期更多>>
发文主题:教师语文教学数学教学年级课程改革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翁乾明缪剑峰林媛媛张锋林高明更多>>
发文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学史融入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探索--以“‘度’的历史与发展”为例
《福建教育》2025年第5期100-102,共3页黄丽萍 
2022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结构化教学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JSZJ22042)的成果。
数学史源远流长,教师将中国古代数学史引入综合与实践教学中,借助史料创设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历史发展,探索单位换算,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可促使学生在多元对比、深度估测中深化对计量单位的理解和应用,发展量感。
关键词:量感 综合与实践 数学史 
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建构--以“梯形的认识”为例
《福建教育》2025年第5期103-106,共4页郑圣发 方榕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3年开放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KCA2023327)的成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要求,强调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一致的目标。落实“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教师需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综合分析,整体把握...
关键词:“教一学一评”一致性 课时建构 梯形的认识 
大单元视阈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融合--以三年级上册《安全护我成长》单元为例
《福建教育》2025年第5期106-109,共4页黄严雪 
莆田市2023年度普通中小学、幼儿园阅读专项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素养的培育”(课题编号:YDZXT23030)的成果。
以大单元视角开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融合课,应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按主题构建单元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精心设计融合活动串联两门课程的内容,并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从而推动课程实现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少先队活动课程 大单元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与问题反思
《福建教育》2025年第5期110-112,共3页卢伟平 
厦门市首批“市管区培”湖里区小学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23年度课题“基于核心概念的小学科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课题批准号:XMXDHL2023020128)的成果。
目前,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着过于强调整体性教学而相对忽视“细节教学”、巩固了逻辑结构但由于教师操作方式的不当无形中增加了学习负担,凸显了跨学科融合的同时缺失了知识的深度等突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反思,有助于我...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价值 问题 
以多元教学模式推动单元整体育人
《福建教育》2025年第5期113-115,共3页陈美慧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优化设计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2-082)的成果。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利用主题引领、话题推进、任务驱动等模式,探究单元主题意义,优化课堂学习活动,充分实现单元学习价值和课程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以闽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教学为例,论述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主题引领 核心素养 话题推进 任务驱动 
聚焦画面感构建的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实践策略
《福建教育》2025年第5期116-119,共4页叶玲玲 黄明贞 
厦门市思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立项课题“文化语码视角下的第三学段古诗词跨学科学习实践研究”(编号:smjk24019)的成果。
在以美术课堂为主体展开美术和语文的跨学科学习实践中,教师以画面感构建为纽带,挖掘美术和语文之间的交叉联结点,确定跨学科教学主题,在输入、处理和输出阶段充分发挥画面感的作用。学生采用跨学科学习的方式,运用视觉思维解决问题。...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 观察 画面感 视觉思维 
园社共育:多方共赢教育模式的探索实践--以“家乡上虞”儿童艺术展为例
《福建教育》2025年第5期120-124,共5页王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一般课题“我国‘新乡土幼教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2BSH080)的阶段性成果。
幼儿园和社会协同育人对完善育人机制、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园社共育中普遍存在的幼儿园单方主导、幼儿园与社区合而不作、忽视幼儿主体性的问题,可通过三个关键路径来解决:幼儿园和社区建立共育机制...
关键词:园社共育 资源整合 创新实践 
从“雕刻”到“栽培”:育儿哲学的重塑与实践启示
《福建教育》2025年第5期124-128,共5页倪凯歌 
2024年度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课题“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师范生儿童哲学教育模式研究”(JY2024195);2024年廊坊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生儿童哲学教育的意义与提升路径研究”(XBQ202420);2024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河北省0-6岁托幼一体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202401010)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儿童立场”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然而,实践中“过度干预”的“木匠式”育儿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忽视了儿童成长的复杂性和自主性。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中批判了这一现象,倡导“园丁式”育儿理念,...
关键词:木匠式育儿 园丁式育儿 爱的悖论 学习的悖论 
以大概念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福建教育》2025年第7期51-54,共4页陈建洪 
大概念是新课标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亮点,是学科实现创新人才培育的基石,也是创新的内核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大概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育人模式以学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学习方式,使学生...
关键词:大概念 创新人才 创新精神 少而精 
学生志愿服务:推动校园生态优化的关键引擎
《福建教育》2025年第7期55-59,共5页罗才军 
志愿服务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直面当前校园生态困境,学校可以以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重构校园运转逻辑,改变校园育人生态,实现“把学校还给学生”。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应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定位,遵循一定的场景建设基本原则...
关键词:志愿服务 校园生态 运转逻辑 场景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