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作品数:9204被引量:41896H指数:6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郭元祥董泽芳雷江华申国昌王建梁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教师幼儿高等教育教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内涵、动因、路径被引量:2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7-19,共13页周洪宇 李东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理论内涵、指标体系、国际比较与建设路径研究”(24&ZD17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21JZDW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教育强国的内涵、指标和实现路径研究”(20220818)的阶段性成果。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论断和“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新要求。从内涵、动因、路径出发,深入领会其精神,具...
关键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教育科技人才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综合学习:基于研学旅行场域的理想图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63-73,共11页许锋华 刘晓菲 
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别研究”(22JHQ018)。
综合学习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是我国新课程深化变革的重要支点。综合学习适应了核心素养时代特征、学习机制和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是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学习空间与学习实践辩证统一的学习取向。研学旅行作为不确定性场域...
关键词:核心素养 综合学习 研学旅行 学习隐喻 
高中地理学科人地协调观的生成及教学促进
《教学与管理》2025年第13期39-42,共4页常悦 
国家教材局课程教材研究所委托重大课题“数字化时代的课程教学变革研究”(JCSZD2024KCZX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地协调观是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其形成和发展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特性及现实背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素,为地理学科落实育人目标提供了价值遵循。对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 地理学科 观念生成 教学进阶 
数智时代扩展现实技术赋能沉浸式学习的遮蔽与解蔽
《教育评论》2025年第5期90-101,共12页但武刚 肖明 
扩展现实技术以其显著优势,突破了时空界限,为学习者构建了一个虚实交融的沉浸式学习空间。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扩展现实技术赋能沉浸式学习,凭借高度拟真与强烈的代入感将学习体验推向新高度,促使沉浸式学习模式实现颠覆性创新,推动沉浸...
关键词:数智时代 扩展现实技术 沉浸式学习 人机交互 
长三角城市群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及人口因素影响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李鑫 罗翔 顾金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空间贫困的农村公共支出减贫效应:周期波动、吸收能力及政策治理”(编号:719740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相对贫困视角下农村公共投资的空间福利:异质性、影响机制及政策含义”(编号:42171286)的研究成果。
基于2011—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资源配置水平,采用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资源配置的动态转移规律,并结合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人口因素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
关键词:教育公平 基础教育资源 空间演变 人口机制 
能力平等视域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公平困境与纾解
《当代教育论坛》2025年第2期106-116,共11页付东兵 程红艳 卢迎丽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湖南省乡村特岗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编号:19YBA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义务教育已经迈入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但城乡教育质量差别显著,农村成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洼地。研究引入能力平等理论,对中部Z县开展调查发现,农村学生核心认知能力、综合素养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皆存在不足,且与城...
关键词:能力平等 教育质量公平 农村义务教育 
高职学生岗位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鄂州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91-93,共3页熊印宏 
岗位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际体现,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社会适应性的重要方式。目前,岗位实习工作虽然在建章立制、信息化管理和校企协同管理上取得了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依...
关键词:岗位实习 管理问题 解决途径 
学科观念下知识教学的形成机制与推进策略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11期55-60,共6页顾金玲 
学科观念体现了学科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它是学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运用学科观念可以解决真实问题,促进学科理解,培育核心素养,学科观念是进行知识教学的目的和依据。基于学科观念重建知识教学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学科观念 知识教学 核心素养 学科概念 学科体验 学科实践 学科创新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教育生成机制与实践进路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44-155,共12页孙银光 双小雨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制度育德研究”(CEA230292)。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种广泛而真实的新型民主形态,不仅在社会层面能推动全体人民参与民主治理,而且在教育领域能促使学生体认民主观念、生成民主意识和提升民主参与能力。聚焦到学校教育领域,全过程人民民主表现为学生民主意见征集、...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 学校制度 民主能力 
“在地化”实践:新西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历程、逻辑与趋向
《比较教育学报》2025年第2期95-107,共13页岳伟 郑敏 
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别研究”(项目编号:22JHQ018);2024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类)资助项目: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生态品性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CNU23CS016)。
新西兰是全球较早提倡并积极发展环境教育的国家,也是首个将可持续思想明确作为基本法律原则的国家。其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回顾历史,新西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以户外营地活动为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 环境教育 在地化 新西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