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学院外语系

作品数:29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何其红赵德全赵欢高践杨兵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主题:归因大学英语不可控因素教学改革《红字》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吉林教育(教研)》《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外国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点半难题”及“后三点半时间”思考被引量:8
《教学与管理》2019年第2期1-3,共3页裴娜 张伯成 
吉林省基础教育教研规划课题"落实核心素养的现实路径研究"(JLSJY2017G036)的相关成果
"三点半难题"是伴随我国社会快速发展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求解该难题必须从学生、家长、学校三个维度思考其背后的因素,并从积极的层面确定学校、教师、家长如何更好地利用"后三点半时间"。文章建议通过给予学生自主安...
关键词:三点半难题 后三点半时间 自主活动 
提升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对策研究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年第4期89-90,共2页赵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热门的英语专业如今在人们心目中仍有一定的地位及影响力。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而听位居首位,由此显...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专业 英语听力 
利用数字化进行高职英语听力学习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第6期78-79,共2页刘美舒 
数字化与高职英语听力的结合是现今听力教学中一种最重要的手段,本文旨在深入了解数字化的理论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实践数字化教学,解决数字化在课堂教学应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师生交流、数字化教学中各个角色的相互配合等,使...
关键词:英语听力 数字化 多媒体资源 理论基础 实践运用 
人性深处的黑暗——戈尔丁《蝇王》人物形象分析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期277-278,共2页常文革 
“蝇王”就是“苍蝇之王”,在《圣经》中被当做“万恶之首”,是丑恶的同义词。小说以此命名是想揭露人性的“恶”和人性深处的黑暗。
关键词:人物形象分析 《蝇王》 人性 戈尔丁 《圣经》 同义词 “恶” 丑恶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技巧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103-104,共2页刘美舒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中有一项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注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几点对策,对文章中词义的大胆猜测、对句子的整体理解、对整个段落的理解。
关键词:阅读习惯 大胆猜测 主题句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构建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笔谈(二)被引量: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1-2,共2页刘力 赵德全 蒋昌丽 安铁 王英 高云 
2008年度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成果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规模上的扩张确立了自己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并逐步被社会所接受。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即...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大众化 计划经济体制 普通高等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初步培养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47-48,共2页刘美舒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长,我们发现许多本科院校毕业的毕业生其就业形势甚至低于职业技术类毕业生,从这方面来看,我国现在最紧缺的就是具有实践经验和具体操作能力的人员。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高职学生的不足之处,积极应对,找出有效的教...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 存在问题 解决途径 
浅析大学英语课堂的提问艺术被引量: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70-71,共2页何其红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最常用且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英语课堂提问的意义、艺术以及提问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从教师提问策略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如何...
关键词:英语教学 提问方式 提问策略 
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被引量: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64-65,共2页赵德全 
本文结合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特点,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同时提出了使用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商务英语写作 教学要求 
浅析《红字》中字母“A”的象征意义被引量:3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137-138,共2页赵欢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08Bwx49
《红字》作者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后期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红字》作为其代表作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轰动,时至今日仍是不朽的经典之作。作者娴熟的象征手法赋予了红色字母"A"丰富的内涵,使作品更具艺术影响力。本文浅析...
关键词:《红字》 纳撒尼尔.霍桑 浪漫主义 象征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