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明喻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洁黄伶燕吴晓梅夏锡华戴立黎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江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国语文》《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汉明喻习语构式的认知对比研究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年第2期140-143,共4页陈洁 
广西师范大学基金项目“英汉明喻习语的认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0]19号
明喻习语是明喻修辞与隐喻认知的统一体。英汉明喻习语的构式类型基本重叠。英语的原型构式为:(喻词一)喻底一喻词一喻体,先通过转喻由喻体的典型特征识解喻体,再借助隐喻由喻体认知本体,将喻体作为范畴的典型成员对本体进行范畴...
关键词:明喻 隐喻 习语 构式 英汉对比 
英汉明喻习语的认知对比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51-54,88,共5页陈洁 
广西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英汉明喻习语的认知机制研究"(2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明喻习语是明喻修辞与隐喻认知的统一体,在形式上保留喻词标记,但本质是隐喻的。英汉明喻习语的构建受隐喻认知及文化的双重制约,反映人类的认知共性与文化差异。明喻习语的隐喻本质使习语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相对减弱,但英汉特有的句法结...
关键词:明喻 隐喻 构式 英汉习语 
英汉明喻的区别差异——从motherly的辞格归属谈起被引量:6
《茂名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41-45,共5页黄伶燕 
关于英语simile修辞格,英汉对比研究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而有些分歧并非是学术性的。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习惯从汉语译文的视角出发来判断和界定英语原文的比喻现象,这是造成分歧和辞格归属混乱和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
关键词:英语-汉语 明喻 暗喻 语言差异 比喻差异 
英汉文学作品明喻修辞对比分析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3期38-39,共2页戴立黎 曾玲琴 
英汉明喻修辞均是指出比喻事物的共同点,其对比研究侧重于两种语言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本文从明喻修辞角度对英汉明喻加以比较和探讨,剖析并举例说明它们在英、汉两种文学作品语言中修辞功能的相似性。
关键词:比喻 英汉明喻 比较研究 修辞功能 
英汉明喻的比较及其互译
《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第17期215-216,共2页龚志强 
明喻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同时存在,具有一定的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明喻 暗喻 共性 个性 互译 
英汉明喻差异对比分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293-294,共2页高向晔 
英汉辞格在使用上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将英汉语言进行对比,对掌握好两种不同语言体系下的修辞格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汉明喻 个性 英汉语言体系 英汉文化传统 
英汉明喻喻体的文化差异被引量: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05-106,134,共3页吴晓梅 
明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喻体的运用却有很大差异。文章从文化角度,通过分析地域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文学作品等五个方面来探讨两种语言中明喻喻体的不同及其体现的文化差异,从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一...
关键词:明喻 喻体 文化差异 
浅析英汉明喻之差异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45-46,55,共3页孙丽梅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明喻"这一修辞格。两者看似对等,实则不然。文章试从明喻的三个基本要素(本体、喻词和喻体)及其整体结构着手,来对比分析英语"simile"和汉语"明喻"之间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SIMILE 明喻 喻词 喻体 结构 
英汉明喻比较研究被引量: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89-92,共4页夏锡华 
不同民族在使用各自的语言时都有自己的选词偏好。其原因有历史的、文化的、习俗的,也有文学名著的影响,还有大思想家、文学家等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以英语的明喻和汉语的明喻为主题,探讨不同民族在使用明喻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一个侧...
关键词:比较 英语 汉语 明喻 
从认知的角度看英汉明喻中所蕴涵的文化对比兼翻译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62-64,共3页成兆英 
比喻作为一种最古老而又常新的语言表达手法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其中明喻可谓是运用得最广泛、表达得最直白、形象、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修辞手法。英语和汉语中明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却有更多不同之点。而这些不同之点正反映出了英汉...
关键词:明喻 文化 认知 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