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大曲酒

作品数:10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游剑陈茂彬方尚玲黄莹娜李净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酿酒科技》《酿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吸氧瓶盖对枝江大曲酒风味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4
《酿酒科技》2012年第1期67-69,共3页谭光迅 李净 
以普通瓶盖作对照,研究装瓶后酒体中的溶解氧和吸氧瓶盖在货架期内对枝江大曲酒的总酸、总酯、己酸乙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啤酒瓶盖相比,装瓶17个月后,吸氧瓶盖能使酒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减少23.29%;阻止酒体中总酸含量上升达7.2%;抑...
关键词:白酒 吸氧瓶盖 溶解氧 货架期 总酸 总酯 
枝江大曲酒生产窖期酒醅发酵参数变化研究被引量:2
《酿酒科技》2010年第2期73-74,共2页徐军 
对枝江大曲酒发酵窖期内糟醅的温度、淀粉及酸度进行跟踪检测研究,总结糟醅在窖池发酵过程中各时期、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窖温度偏高,糟醅淀粉利用率略低,升酸幅度略大;入窖温度偏低,糟醅淀粉利用率略高,升酸幅度略小。
关键词:白酒 枝江大曲酒 发酵 糟醅 参数 变化规律 
枝江大曲酒风格的成因
《酿酒科技》2009年第9期84-86,共3页徐军 蒋红星 
枝江大曲酒以"窖香曲香最秀雅"而驰名天下,通过对原料、水、设备、糖化发酵剂以及生产工艺的研究,总结了形成枝江大曲酒风格的成因。
关键词:白酒 枝江大曲酒 风格 因素 
枝江大曲酒大曲和窖泥中优势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被引量:11
《酿酒》2009年第3期31-34,共4页游剑 陈茂彬 方尚玲 刘前生 李净 
通过对枝江大曲酒春季和夏季酿造用大曲和出窖的窖泥中微生物区系的分析,找出枝江大曲酒的优势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从而找出影响枝江大曲酒的微生物类群。
关键词:大曲 窖泥 优势菌 分离 鉴定 
枝江大曲酒大曲和窖泥中优势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被引量:12
《酿酒科技》2009年第5期77-80,83,共5页游剑 陈茂彬 方尚玲 刘前生 李净 
通过对枝江大曲酒春季和夏季酿造用大曲和出窖的窖泥中微生物区系的分析,找出枝江大曲酒的优势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确定了枝江大曲酒春季和夏季酿造用大曲和出窖窖泥中微生物区系的差异,得出影响枝江大曲酒的微生物类群。
关键词:微生物 大曲 窖泥 优势菌 分离 鉴定 
香型淡化后的枝江大曲酒工艺实验及调整研究被引量:1
《酿酒科技》2009年第5期65-67,70,共4页李净 胡格 
通过对枝江大曲酒生产过程中的制曲、酿造、贮存、勾兑等工艺进行工艺实验及调整,从而提高枝江大曲酒基酒的复杂成分,缩短基酒贮存期,改善香型淡化后的枝江大曲酒口感风味,推动枝江酒业技术进步,为白酒行业发展从理论上找到一些生产经...
关键词:白酒 香型淡化 美拉德反应 复杂成分 
枝江大曲酒酿造工艺要点被引量:2
《酿酒科技》2008年第10期70-71,共2页谭崇尧 徐军 
将浓香型白酒传统酿造工艺与"枝江大曲"生产工艺相结合,研究总结了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工艺要点,概括为"料、曲、酿、窖、藏"五个字,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 枝江大曲酒 工艺 要点 
试析枝江大曲酒酿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酿酒科技》2006年第9期52-54,共3页时卫平 
枝江大曲酒属浓香型白酒,产品特点为“窖香、曲香秀雅,口味绵甜、甘爽,后味悠长,酒体丰满,个性明显”。在酿造过程中原料、窖池、工艺、技术的不稳定是影响枝江大曲酒质量、产量的主要原因,尤以工艺控制的粮、糠、水、曲、温、酸、淀粉...
关键词:白酒 枝江大曲酒 酿造 影响因素 
浅谈枝江大曲酒的风格及形成被引量:3
《酿酒科技》2004年第5期108-110,104,共4页李志斌 
枝江大曲酒为浓香型白酒,投料配比为:高粱65%~70%,谷壳12%~15%,大曲17%~20%。香味成分特征为:1.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低,正丙醇和2,3-丁二醇含量较多,赋予酒体浓中带酱的香味和醇甜的口感。2.酸种类丰富,含量适中,酸酯平衡。3.添加了...
关键词:风格流派 浓香型白酒 枝江大曲酒 风格 分析 
人工老窖泥在枝江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3
《酿酒科技》2002年第6期53-54,共2页谭崇尧 时卫平 胡维福 李志斌 姚珍 
通过模拟优质老窖泥中微生物生长、代谢环境和营养条件,采用现代微生物育种技术,扩大培养己酸菌等有益功能菌,培养人工老窖泥,应用于生产,医治和改造老化窖泥,使之能在较短时间内产出好酒。
关键词:人工老窖泥 枝江大曲酒 己酸菌 扩大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