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素质

作品数:1924被引量:141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姚全兴吴功正周鸣鸣刘长胜姜英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审美素质
《文学教育》2013年第11期152-152,共1页裘晓磊 
教师的劳动是极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具备审美素质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所展现的能量是巨大的,所传递的知识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关键词:语文教师 审美素质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文学教育》2012年第20期91-91,共1页李洁 
本文从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选文的特点来说明朗读的必须,又重点从诗歌和散文教学来说明朗读的必要,然后拓展到别的题材来说明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说明朗读依然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关键词:朗读 培养语感 提高审美素质 
教师审美素质提高的几种途径
《文学教育》2012年第4期63-63,共1页孔祥欣 
当代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审美素质,而审美素质的提高有多种途径:要努力塑造自身形象美,要善于发现各自学科美,要积极挖掘校园文化美,要不断欣赏大自然的美,要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
关键词:当代教师 审美素质 提高途径 
论当代教师审美素质的意义
《文学教育》2012年第6期97-97,共1页孔祥欣 
无论是从时代特点还是从职业特点看,教师都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教师审美素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审美素质是构成教师高尚人格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审美素质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前提和条件;教师的审美素质能增强教师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教师 审美素质 意义 
古诗鉴赏应试的策略
《文学教育》2010年第12期40-41,共2页吴成玉 
古诗词是先人留给我们丰厚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它如源头活水,滋润着、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伊甸园,不断构建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在物质追求日益泛滥的今天,这份遗产显得弥足珍贵。鉴赏古诗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提升我们的品...
关键词:古诗鉴赏题 应试 文化遗产 精神世界 物质追求 审美情趣 审美素质 古诗词 
论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学审美素质的培养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0年第2期40-41,共2页李慧超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语文这门语言文学课太偏重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结果把语文课变成了文学知识课或文学评论课,从而大大弱化了"语言的艺术"这一文学本质。文学是人学,心学,美学,语文是一门极具文学色彩的实践性学科,因而现代的语文教...
关键词:语言文学课 语文教学 能力的培养 审美素质 学生 文学是人学 分析能力 文学评论 
个性化散文教学中的五步曲
《文学教育》2009年第A10期50-51,共2页吴翩 
随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理念的深入,许多教者都以此为教学目标,尝试了一些方法。我与大多数教者一样,在反复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
关键词:教学情境 整体感知 中学语文教材 熏陶感染 安塞腰鼓 性统 审美素质 现代文阅读 课程标准 积累知识 
论园林美术教学
《文学教育》2009年第14期103-103,共1页王亚 
“美”是园林艺术的生命。园林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这种审美素质的唯一途径。深入研究并了解园林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对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园林美术在其它课程中的潜在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园林美术教学 园林艺术 审美素质 教学方法 
通过审美教育提升语文素养
《文学教育》2009年第12期93-93,共1页吕苏红 
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审美教育 语文素养 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素质教育 审美实践活动 学生 
审美教育与语文多媒体教学
《文学教育》2008年第7期28-29,共2页王凤芹 
从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看,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具有较高的审美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语文多媒体教学中集语言、绘画、音乐于一体,把书本中抽象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审美教育 社会发展 多媒体课件 人的素质 审美素质 生动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