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学习者

作品数:202被引量:61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孙晓明王建勤童淑华张博江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语写作名词短语搭配辅导系统探究——基于N-gram模型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任维 
1引言。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和教师来说,如何恰当地运用词汇和语法完成写作任务,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当今的NLP研究在如何评分或评估语言学习者的写作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强大而成功的评分系统和网站,例如Grammarly、Paper C...
关键词:写作任务 第二语言学习者 评分系统 英语写作 短语搭配 系统探究 
西南地区城乡第二语言学习者交际意愿和动机的异同
《现代教育与实践》2025年第6期124-126,共3页涂晋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整体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乡、区域、校际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本研究以重庆市为例,采用解释顺序混合的方法,对144名西南地区大学生与农村地区大学...
关键词:沟通意愿 第二语言动机 第二语言学习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配对联想学习能力与形声字学习之间的关系研究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郝美玲 刘友谊 赵春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低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规律研究”(21BYY171)。
汉字学习是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形声字的数量占汉字总数的绝大多数,因此探讨形声字学习的机制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教学。基于前人相关研究,我们假设基于规则的视觉—语音配对联想学习的能力是学习形声字的主要...
关键词:第二语言学习者 配对联想学习 形声字学习 形音对应规则 
基于语料库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把”字句习得特征考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92-105,共14页郑琬铃 
本文基于150万字的学习者中介语语料,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把”字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从不分母语背景的学习者语料来看,A2阶段的学习者“把”字句使用率略低于母语者,但在B1之后的等级中,“把”字句的使用率已经趋近甚至略高...
关键词:把字句 习得特征 偏误分析 
第二语言学习者阅读理解效能影响因素探究
《知识窗(教师版)》2022年第10期81-83,共3页马宁 
阅读理解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输入内容的主要方式,也是低层次文字符号加工与高层次语义解构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在传统纸媒、数字化阅读与立体式阅读模式并立的当下,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遇到了新的挑战。文章结合阅读理解心理机...
关键词:第二语言 阅读理解效能 心理机制 
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2022年第3期72-76,共5页陈旭 
本篇文章主要从惯用语的介绍、惯用语的偏误类型、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究。在进一步观察分析惯用语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考虑第二语言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惯用语偏误的七大类型,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推进第二语言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借...
关键词:第二语言学习者 偏误类型 惯用语 原因 对策 
第二语言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分析——以“来/去”为例
《花溪》2022年第19期0139-0141,共3页李朦朦 
趋向补语一直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说是重点是因为趋向补语是现代汉语特有的一种句子成分。说难点是因为趋向补语对教师来说,难教;对学生来说,不易掌握。本文以留学生简单趋向补语“来/去”的偏误为研究对象,尝试为...
关键词:趋向补语 来/去 偏误分析 
论点摘编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年第3期140-140,共1页徐晶晶 江新 马博森 倪文君 曾小荣 张瑞朋 雷琦媛 马蓉 刘玉飞 
不同汉语水平的二语学习者注音文本阅读的眼动研究文章采用眼动跟踪技术研究不同汉语水平的第二语言学习者阅读注音文本时对汉字、拼音和整句的认知加工,并与汉语母语者进行比较。实验以初级、中级和高级汉语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和汉语母...
关键词:汉语水平 第二语言学习者 文本阅读 论点摘编 初级水平 认知加工 眼动研究 眼动跟踪技术 
输出假说探究与思考
《科学咨询》2021年第46期118-121,共4页张华锋 
外语学习中输出既是输入效果的最好检测,又能推动更好的输入,本文从Swain输出假说,指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的输出,同时建立良好的监制与有效的反馈机制,才能使语言习得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目的语言。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如果没...
关键词:输出假说 输出理论 注意/触发功能 元语言 第二语言学习者 产出过程 毫无意义 高中英语写作 
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汉语(普通话)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后效作用被引量: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1年第3期55-62,共8页张宠 郭书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交际能力标准与测评体系研究”(15ZDB101);北京华文学院2019年度一般项目“面向中高级华裔留学生的汉语口语测验研究”(HW-19-B08);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19YJ010208)。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后效作用主要包括对学习者的后效作用和对汉语(普通话)的教学、培训的后效作用。本文聚焦测试对学习者的后效作用,对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群体发放了问卷,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PSC在这类人群中的后效作用。通过对...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 留学生 后效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