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小说翻译

作品数:20被引量: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周红民吴南松王巍郝岚顾维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学术》《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晚清小说翻译合作模式——兼为“失语”的合译者发声被引量:2
《东方丛刊》2019年第1期190-201,共12页李震 
国内学界目前对合译关注不够,为数不多的学者所进行的合译研究大多局限于20世纪之前的佛经、科技领域,鲜有涉及20世纪后的文学翻译,更不用提"豪杰译"盛行的晚清翻译小说。本文从晚清小说翻译切入,通过详细的史料钩稽,深入探讨其合作翻...
关键词:合译模式 合译者 失语 
晚清小说翻译场域中规范与林纾翻译研究被引量:1
《民族翻译》2015年第3期20-27,共8页刘立胜 
201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翻译规范与译者行为关系模式的社会学建构"(编号:2014CYY004)的阶段性成果
在文学翻译中,规范影响译者行为,而译者行为又不同程度促进翻译规范的演进。不管是外在的社会文化规范,还是内在的语言规范都必须经由译者的中介作用才能体现在译文中。本文以晚清(1898—1911)小说翻译场域为例,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了这一...
关键词:翻译规范 译者行为 林纾 小说翻译 
论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学现代性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25-128,共4页李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场域视角下的鲁迅翻译活动研究"(13SKH14);项目负责人:骆萍
受西方线性发展史观的影响,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将中国文学现代性"五四起源"合法化,缺乏对晚清文学尤其是小说翻译进行多维度分析。基于对线性史观的解构性反思,深入考究晚清小说翻译文学体裁、文学主题、文学语言等方面,进而系统分析晚...
关键词:晚清 小说翻译 中国文学 现代性 
小说观念和读者定位:影响晚清小说翻译的的两个因素——以《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翻译为例被引量:3
《文艺评论》2013年第4期81-84,共4页江曙 
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近代出版社的文化诉求与商业运作--以商务印书馆(1897-1919年)为研究中心"(编号:2010CW09)
晚清《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翻译有三种译本:第一个译本名为《谈瀛小录》,1872年连载于《申报》,仅载四期;第二个译本先取名《僬侥国》,第二次刊载时改名为《汗漫游》,刊于1903年的《绣像小说》;第三个译本是林纾与魏易合...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 小说翻译 小人国 读者定位 小说观念 晚清 《绣像小说》 商务印书馆 
晚清小说翻译吊诡模式的“赞助人”视角考察被引量:1
《英语教师》2013年第11期62-66,共5页罗清月 
历来关于晚清小说翻译的讨论多集中在译文和译者方面,而对"旧瓶装新酒"的翻译模式阐释较少,即呈现出一种吊诡性:一方面翻译外来小说,另一方面却因袭中国传统小说的程式和故套。因而,从西方传来的新事物和观念播散到了旧的土壤里,其产出...
关键词:赞助人 晚清小说 翻译模式 
从译者诗学观与文学翻译的互动看译者主体性——以晚清小说翻译为例被引量:1
《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第5期48-51,77-78,共4页马纳克 
文学翻译实践强调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而译者的诗学观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并制约着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发现,一方面译者的诗学观既制约文学翻译的思想内容又制约文学翻译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文学翻译实践也会改造译者的诗学观。这...
关键词:诗学观 主体性 文学翻译 互动 
政治功利性主导下晚清小说翻译的选材及翻译策略
《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8期109-109,共1页朱婧 
小说翻译是文学作品再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晚清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为了完成启蒙民众、救亡图存的政治使命,翻译活动被赋予了极强的政治功利性,这也是翻译选材与策略选取的关键。晚清小说翻译影响和推动了中国在社会、思想、文化...
关键词:晚清 小说翻译 政治功利性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探讨晚清小说翻译
《卷宗》2012年第8期115-116,共2页卢静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从后民视角反观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把翻译活动回置于它所产生的真实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中。晚清时期,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后,出于“新民”的政治需要,当时社会倡导引进西方小说来启迪民智。而在引进的过程中,...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晚清小说 翻译 
没有晚清翻译,何来现代文学——重新评价晚清小说翻译被引量: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28-29,共2页任淑平 
比起五四翻译,人们对晚清翻译评价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晚清翻译家无论是选材还是翻译策略都不尽人意,不懂外文的林纾如此,懂外文的严复也如此。本文通过个别译家的翻译来探讨隐藏于字面间的意识形态、权力和政治因素,并以此重新评价...
关键词:晚清 小说翻译 评价 
论多元系统论的局限性——以中国晚清小说翻译为例
《大观周刊》2011年第20期92-92,共1页邱飞 
佐哈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多元系统论,为翻译研究开拓了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本文以晚清小说翻译为例。从翻译策略出发,对多元系统论的局限性做出阐述。
关键词:多元系统论 晚清小说翻译 局限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