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斯

作品数:30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庆华李晓兰那艳武曹灵美张春柏更多>>
相关机构:河池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社会科学》《纵横》《传记文学》《世界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教育厅立项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追忆《民主》周刊编委董秋斯
《民主》2019年第12期41-44,共4页赵文娟 
2019年是《民主》杂志创刊30周年,同时也是《民主》周刊编委董秋斯先生诞辰120周年和逝世50周年。董秋斯(1899—1969年),祖籍天津市静海县,原名绍明,字景天,笔名“秋斯”“求思”“求是”“求实”等。民进第二届理事会候补理事,第三届...
关键词:翻译工作者 天津市静海县 《译文》 理事会理事 《世界文学》 《民主》 
董秋斯一篇“译后记”的历史重量
《传记文学》2019年第1期110-111,共2页愚夫 
“我搞了十多年翻译,心中酝酿出一个理想,就是:若想翻译搞得像样子,在其他许多条件之外,一个译者最好能集中精神,在一定的时期内,专译一个作家的作品。只有这样,他的译笔才有取得那个作者的特殊风格的希望……但是在到此时为止的中国,...
关键词:重量 历史 后记 翻译 理想 
郭沫若因一篇序言招来嘲讽
《传记文学》2018年第9期131-132,共2页愚夫 
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深受中国读者喜爱,有多部中译本行世。据目前所知,国内出现最早的中译本是上海文艺书局于1931年8月至1933年3月间陆续初版的郭沫若翻译的四册本(第一册分为上、下两分册),截止到1949年底之前,又先后...
关键词:郭沫若 《战争与和平》 董秋斯 
文学翻译家董秋斯翻译风格分析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3期210-211,共2页施勇 
本文通过对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董秋斯的翻译风格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对采用异化翻译方法的翻译家的作品进行鉴赏的途径,从而可以纠正某些对于翻译文学作品只片面强调通顺的认识,因此可以提高对文学翻译家翻译作品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翻译风格 翻译作品 鉴赏 
翻译学的先驱:董秋斯翻译学思想探析被引量:4
《上海翻译》2017年第1期67-72,共6页汪庆华 张春柏 
研究发现董秋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便提出了建立翻译学的思想观点。他将翻译批评从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分离开来,还率先将翻译史纳入其中,构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现代翻译学科理论框架。从学科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方法论等角度分析...
关键词:董秋斯 翻译学思想 理论框架 学科特征 先驱 
董秋斯翻译批评思想初探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45-48,共4页陈莹 
董秋斯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翻译家,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成绩卓著。他是我国最早呼吁建立翻译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第一人。即使在当代,其翻译批评思想对于我国翻译批评理论建设仍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董秋斯 翻译批评 翻译思想 翻译理论 
董秋斯汉译《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翻译腔研究
《小品文选刊(下)》2016年第6期39-39,共1页白凤华 
董秋斯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尤其是在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最早提出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翻译体系,并且他也是提出“中国翻译学”这一说法的第一人。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董秋斯先生一生译著丰富...
关键词:形式 异化 董秋斯 大卫·科波菲尔 
林纾的翻译策略研究——以《大卫·科波菲尔》译本为例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6年第5期127-128,共2页韦海册 王琼瑶 
该文通过比较分析林纾与董秋斯《大卫·科波菲尔》小说译本中各类句末语气助词的使用情况,发现林纾在其译文中采用归化、省译等翻译策略,即少用句末肯定语气助词,巧用句末感叹语气助词,从而将原著情感充分贴切地表达出来,使其译文为读...
关键词:林纾 董秋斯 句末语气助词 《大卫·科波菲尔》 对比分析 
意识形态对董秋斯译作《大卫·科波菲尔》的影响
《艺术科技》2015年第12期22-22,共1页张晓娟 
2013年度宁夏大学校级科学研究社科基金项目"操控理论视角下<大卫.科波菲尔>两个中译本比较研究"(编号:SK1309)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开始,翻译研究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模式上升为文化上的反思。本文借助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分析意识形态对董秋斯译作《大卫·科波菲尔》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意识形态 董秋斯 《大卫·科波菲尔》 
董秋斯文学翻译思想研究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131-135,共5页汪庆华 李晓兰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度立项课题"董秋斯对中国翻译思想在二十世纪中叶的传承与创新研究"(13FYY010)的阶段性成果
董秋斯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曾提出许多见解独到内涵深刻的思想观点,比如:忠实于原作是文学翻译的唯一标准;直译是文学翻译的主要方法;立足本土,借鉴西方建设我国翻译批评和翻译理论;文学翻译的过程必须是再创造;译者修养是判断...
关键词:董秋斯 文学翻译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