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并重

作品数:56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可红付煜石新华贾桂强刘素琼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嘉兴高级中学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写作(下)》《教育》《中学语文》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站在字词之“上”,从重“言”到“文”“言”并重——基于新课标Ⅰ卷文言文14题变化的教学启示
《中学语文》2025年第2期91-93,共3页郭雪晴 
深圳市重点资助课题“突破高中文言文阅读障碍的方法探究”(编号:zdzz22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2024年的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中,文言文阅读部分主观题第14题分值由原先的3分提高至5分,这一变动看似微小,实则暗示了高考对文言文考查的方向性调整,即在保持对词语释义、句法规则等语言基本功的检验外,逐渐加强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Ⅰ卷 文言文 高考备考 教学启示 
文言并重,助推小古文教学走向精彩
《新课程导学》2024年第26期100-103,共4页李琴琴 
古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文章从语言文字知识学习、文学欣赏、思想修养等层面,对古文“言”的知识性教学展开研究,以期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翻译能力、语感语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文教学 文言并重 
文言并重,助推小古文教学走向精彩
《语文世界(上旬刊)》2024年第2期92-93,共2页张添燕 
小古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统编教材的编者充分贯彻这一精神,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在教材中穿插不少短小的小古文,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言语品析中培养语...
关键词:学习负担 提升素养 古文教学 小古文 统编教材 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弘扬 文言并重 
浅谈文言文教学——以《师说》为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3年第4期143-146,共4页董迟秀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比重增加,是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言文越来越受重视的体现。文言文教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主阵地,在教学中突出文言作品的文化内涵,真正实现“文”“言”并重,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原貌,对其中蕴含的中华...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文”“言”并重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文”“言”并重 “文”“言”相融——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被引量:1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3年第2期32-35,共4页秦奋 
学习文言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文言”一词中的“文”指的是对文章的解读和赏析;“言”指的是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初中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吟诵课文,激发兴趣;授之以渔,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有效策略 
文言并重 授渔为先——《卖油翁》教学设计被引量:2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148-150,157,共4页刘延君 
《卖油翁》是一篇重新回归到义务教育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为了深入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更好地解读文本,笔者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时代背景,将“文言并重”“授渔为先”作为指导思想,对《...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笔记小说 
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若干思考
《成长》2021年第11期149-150,共2页江建兰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其难点。因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言语形式不同,所以需要“言”的转化,而“言”本身也是一门课程。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文”“言”并重,而现实生活中却是只注重“言”,而忽略了“文”。这主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现状 文言并重 
“文”“言”并重,有效拓展——关于初中文言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少年写作》2021年第25期10-14,共5页张亚君 
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处境尴尬,老师一言堂,学生缺乏思考,被动学习,课堂氛围沉闷。笔者在文言文阅读中进行了有效利用拓展资源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通过引用学过古诗文、提供对比文本、补充背景资料、拓展主题文本等方式来积极拓展教学资源,...
点亮文言文教学中的思维之光——以《湖心亭看雪》为例
《山东教育》2020年第46期20-20,共1页解玉洁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生态并不优质:教师上课以串讲翻译为主,学生知道学习文言文就是“翻译背诵默写”六个字。后来注意到了文言并重,但是老师往往在“文”的赏析上失去耐心,经常“亲自下手”把所谓的“文人情怀”“文化内涵”告知学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文人情怀 串讲 《湖心亭看雪》 文化精粹 文言并重 背诵默写 耐心 
文言文教学应做到“文”“言”并重
《教育》2020年第33期29-29,共1页冯彬 
文言文传承着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的精华,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琅琅上口、意蕴丰厚。但长期以来,“文”“言”孰重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 古代文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师 文言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