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随笔

作品数:279被引量:6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寒梅郑桂华谢家顺袁欣冯晓云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知识走向哲思:读出生态学家的忧和爱——《大雁归来》备课思考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2期55-58,共4页陈洁 
《大雁归来》是一篇注重内容知识性的文艺随笔。多情想象与热情赞美、深切忧虑与委婉批判、生态哲思与伦理探询,无不昭示着利奥波德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亲近、热爱和尊敬。教师应兼顾文本的科学性、抒情性和思想性,联系单元主题“人与动...
关键词:《大雁归来》 文艺随笔 人与动物 忧与爱 
“如窃贼入了阿拉伯的宝库”
《书屋》2022年第12期69-71,共3页朱航满 
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一册郁达夫编选《周作人散文选》,列入该社策划的“大家小书”丛书之中。起初看到这个消息,很是惊讶,因为从未听说郁达夫曾为周作人编选过散文选集,莫非出版社有了新的发现?周作人生前出版的散文选本并不很多,一本是章...
关键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北京出版社 开明书店 文艺随笔 散文作品 天马书店 松枝茂夫 郁达夫 
独抒性灵自成格调--简评刘金菊老师执教的《说“木叶”》
《语文教学研究》2022年第5期44-44,共1页钱金涛 
《说“木叶”》是一篇文艺随笔,刘金菊老师把这节课也上得具有文艺的动人色彩和随笔的自由舒展魅力。我想从两个方面总结一下刘老师的这节课:一、刘老师用自己课堂语言的黏连性和弹性,打开了学生语文的灵感和美感。
关键词:课堂语言 文艺随笔 独抒性灵 刘老师 金菊 学生语文 执教 
不破不立 不辨不明——《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群文教学新思考被引量:2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7期52-55,共4页何君实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共收录了六篇文章:两篇文言文《劝学》和《师说》,一篇讲话稿《反对党八股》(节选),一篇杂文《拿来主义》和两篇文艺随笔。单元提示说本单元是配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任务群编排,将其核...
关键词:《劝学》 《师说》 表达观点 群文阅读 文艺随笔 课例 教学指导 教学设计 
现代的作家、当代的作家、未来的作家——关于潘耀明及其文艺随笔新作
《南方文坛》2021年第6期141-144,共4页喻大翔 
一无论是用社会学还是心理学的眼光来观察一群人——作家,他们都是神秘而独特的!因为他们对社会、历史尤其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会编故事、会抒情甚至煽情、会说理甚至强词夺理、会用文字创造与现实世界若即若离甚至完全不同...
关键词:文艺随笔 若即若离 现实生活 虚构世界 心理学 社会学 
教师的作文能力应当高于一般人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9期43-44,共2页王栋生 
语文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写作素养,是他的立身之“本”。语文教师熟悉各种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并有这方面的技能,能写作各类应用文体(如评论、短论、短评、调查报告、说明、综述、汇报、学科论文、总结,等等),也有文学类...
关键词:作文能力 写作素养 文学类 写作状态 短论 表达欲望 学科论文 文艺随笔 
由郑桂华《说“木叶”》课例看文艺随笔教学内容的选择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21期0228-0228,共1页刘春华 
文艺随笔教什么,文艺随笔的教学内容该如何选择?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以郑桂华教授教学《说“木叶”》为例,详细分析并指出文艺随笔的教学要紧扣文本体式特征,关注作者的主要观点,注重教学阅读的学习,引导...
关键词:文艺随笔 教学阅读 批判阅读 
鲁迅研究资料三则及其考释
《上海鲁迅研究》2020年第2期206-214,共9页管冠生 
一《文艺月刊》第3卷第11期(1933年5月1日)发表了署名"侍桁"的《文艺随笔》,其中一篇是《此路不通》,因傅东华在《读书杂志》第3卷第1期发表同名文章而有感。该文首先概述傅文大意:"卖文字生活实在不是一条生活的路,一个怀着某种理想的...
关键词:文艺随笔 鲁迅研究 《读书杂志》 傅东华 《文艺月刊》 
用项目化阅读助推整本书阅读--以《谈文学》整本书阅读课型为例
《山东教育》2020年第19期19-21,共3页邵长城 
《谈文学》是朱光潜先生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本,作品属于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本书多为经典篇目,适合高中生阅读,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
关键词:理性思维能力 人教版教材 文艺随笔 阅读课型 文学启蒙 整本书阅读 文艺评论 审美素养 
依文设课,“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教学实录
《中学语文》2020年第11期54-57,共4页张善存 
【设计说明】《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散文,作为一篇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论述文,其最大写作特色在于借例说理。文章通过列举语言运用的实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咬文嚼字的道理,从而阐明了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
关键词:套板反应 王若虚 朱光潜 文艺随笔 《咬文嚼字》 教学实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