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教育

作品数:126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方展画刘卫红王健敏徐敏娟冯玉贤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中心小学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青少年日记小学生日记版》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课程(综合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活力教育:同感策略的妙用
《新课程(综合版)》2013年第1期23-24,共2页张青 
【背景】小顾同学是一年级一位普通的女生,平时不太爱说话。入校第一个学期,她周围的同学陆续丢失了铅笔、橡皮、彩笔,后来有同学发现在小顾的铅笔盒里偶尔能找到这些遗失的"宝贝"。有的同学从她那里要了回来,有的同学则不敢确定究竟...
关键词:妙用 同感 教育 同学 一年级 小生意 铅笔 彩笔 
活力教育:教师的幸福成长
《新课程(综合版)》2013年第1期24-25,共2页徐岭 彭国华 
我校按照"强师兴教"的战略决策,遵循"崇高理解,润泽生命,奠基幸福"的办学理念,建校四年来,师资培训走了一条"以项目促研训,让教师共发展"的道路,取得了点滴进步。
关键词:幸福 教师 教育 办学理念 师资培训 
活力教育:成功沟通的背后
《新课程(综合版)》2013年第1期25-26,共2页徐岭 
【背景】校长就好比学校的形象代言人,校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可避免。成功的沟通能帮助校长在家长心目中树立威信,增强信任感,从而促进家校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担任校长以来,和形形色色的家长接触,我感悟到:当人与人之间都能将心比心,...
关键词:教育环境 形象代言人 换位思考 校长 家长 信任感 学校 
活力教育:学校文化的培育
《新课程(综合版)》2013年第1期18-19,共2页朱金高 彭国华 
教育是关乎生命成长的事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呼唤之所以能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就在于她响亮地点明了“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 个人自由 儿童 学校文化 生命成长 培育 人的生命 社会活动 
活力教育:增情益智的美妙
《新课程(综合版)》2013年第1期20-20,共1页冯硕 
【背景】眉头紧皱是他俊秀的面容上最最常有的表情;唉声叹气是他写字时常有的"协奏曲"。这就是我们班的冯同学,一个对什么似乎都不抱有信心和耐心的小男孩。急躁、自卑使小小年纪的他一脸愁苦,学习沦为他苦不堪言的累赘。
关键词:益智 教育 协奏曲 写字 同学 耐心 自卑 学习 
活力教育:宽容的心灵震撼
《新课程(综合版)》2013年第1期21-21,共1页陆英 
【背景】这场风波就发生在前两天。又到午餐时间了。与以往一样,我和副班主任有条不紊地分起饭菜,同学们也按照惯例井然有序地上来。今天的菜是同学们喜欢的劲爆鸡米花,所以个个眉开眼笑。给所有学生都分好后,还有一些剩余。由于考虑到...
关键词:心灵 宽容 教育 副班主任 同学 学生 
活力教育:巧用情智的魅力
《新课程(综合版)》2013年第1期21-22,共2页王向东 
【背景】这场风波就发生在前两天。又到午餐时间了。与以往一样,我和副班主任有条不紊地分起饭菜,同学们也按照惯例井然有序地上来。今天的菜是同学们喜欢的劲爆鸡米花,所以个个眉开眼笑。给所有学生都分好后,还有一些剩余。由于考虑到...
关键词:情智 巧用 教育 副班主任 同学 学生 
活力教育:激励艺术的运用被引量:1
《新课程(综合版)》2013年第1期22-23,共2页臧昳淼 
【背景】小肖是我班四年级新转来的学生,他在学习上的种种表现使得他在刚开学时就成了我班建班之后较为突出的学困生:作业马虎不说,课堂上往往心不在焉;作文没有标点不说,字迹潦草地让人难以阅读。每次拿到纰漏百出的默写本时,他都会...
关键词:艺术 激励 教育 四年级 学困生 学习 写本 学生 
活力教育:板书在教学中的巧用
《新课程(综合版)》2012年第12期31-32,共2页陈美杰 
一、板书的形式与作用 教学板书一般表现为板书、板演、板画三种形式,板书是指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板演是指教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演算例题等;板画是指教师在黑板上画的各种图形、符号和表格等。教学板书一般有如下形式:
关键词:教学板书 巧用 教育 推导公式 黑板 教师 板演 板画 
活力教育:从合理使用教材开始
《新课程(综合版)》2012年第12期32-33,共2页冯欢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由此可见,教科书所承载的内容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唯一,它只是...
关键词:使用教材 教育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 引导学生 主观能动性 智力价值 以生为本 教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