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归因

作品数:74被引量:11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崔艳霞吴芳莫秀锋孙健敏王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家长引导孩子走出“摆烂”困境的三个关切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年第20期73-75,共3页任思瑜 
孩子苦恼于班级内盛行的“摆烂”文化,不敢努力,害怕被贴上“卷”的标签,家长该如何引导他们走出困境?首先要弄清现象背后的缘由——因为想要融入同伴群体而错把努力当成内卷,引导孩子及时调整不合理信念;其次,了解行为背后的意图——...
关键词:“摆烂”文化 自我价值 积极归因 成长型思维 
成就动机理论指导下研究生学术道德养成策略被引量:3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92-95,共4页刘九庆 吴一平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9KSB004);黑龙江省研究生导学思政团队(导师)建设项目(140-602004)。
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是一种通过高标准要求自己取得学习活动成功的动机。为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素养,本文通过成就动机理论从研究生追求成功动机的“热情”不高、社会追求成功动机的“病态”过高两个方面对...
关键词:研究生 成就动机 积极归因 学术道德 
画外有“因”——九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江苏教育》2022年第96期66-68,共3页肖婕 
【设计理念】积极面对挫折能够建构合理的认知、提升心理复原力,是初中阶段学生的重要议题。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情绪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本课运用绘画表达、叙事疗法等心理辅导技术,通过手指绕口令、挫折体验画...
关键词:积极归因 绘画表达 心理辅导课 教学设计 
积极归因,化解班级信心危机
《新班主任》2022年第11期61-62,共2页刘明亮 
学校开展了一次年级组内的体育竞技活动,比赛项目有跳绳、跑操和拔河三项。由于前期训练到位,我班在跳绳和跑操比赛中都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孩子们兴高采烈。但接下来的拔河比赛竞争更加激烈,大家虽然全力以赴,但只拿到了三等奖。比...
关键词:拔河比赛 年级组 信心危机 积极归因 跳绳 跑操 体育竞技活动 训练到位 
积极归因,乐观成长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2年第1期30-32,共3页刘琳 
案例一天,三只口干舌燥的小狐狸看到一片葡萄园里,一串串又大又紫、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小狐狸们馋涎欲滴,急不可耐地竞相跃起。无奈葡萄架太高,三只小狐狸使出浑身解数,葡萄依然可望不可及……三只小狐狸都没吃到葡萄。
关键词:积极归因 小狐狸 葡萄架 葡萄园 口干舌燥 
基于成长型思维的主题班会设计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年第1期79-79,共1页周康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教师专项课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班主任的教育效能感的行动研究”(编号:T2019Y0140)成果之一。
成长型思维对于引导学生对失败、挫折积极归因,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理论,笔者设计了主题班会"从错中学",以期中考试分析为主要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提升其抗挫折能力,引导其将"错误"转化...
关键词:主题班会 期中考试 抗挫折能力 积极归因 小组讨论 提升能力 自主发展能力 成长型思维 
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4
《软科学》2022年第1期114-119,共6页杨建锋 谢鹏 杨文艳 乔小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62017、72062017)。
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构建以工作意义感和消极情绪为中介变量,积极归因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探究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负向作用;工作意义感和消极情绪在不合规任务与员工创新...
关键词:不合规任务 工作意义感 消极情绪 员工创新行为 积极归因 
领导者负面反馈真的不利于员工创新吗——积极归因与工作重塑的作用被引量:13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第12期144-150,共7页马璐 谢鹏 韦依依 乔小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XGL014)。
基于反馈干预理论和归因理论,通过两阶段405份配对样本数据,探讨领导者负面反馈对员工创新的积极作用。结果发现:高水平积极归因的员工在面对领导者的负面反馈时,更容易进行工作重塑;工作重塑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高水平积极归...
关键词:负面反馈 积极归因 工作重塑 员工创新行为 
心理课堂如何培养初中生的乐学善学素养——以“积极归因”主题课为例
《辽宁教育》2021年第4期61-63,共3页崔晓庆 
培养初中生的乐学善学素养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心理类课程的介入对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在归因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以"积极归因"为主题的学习心理课程,可以培养初中生乐学善学素养,提升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积极归因 乐学善学 心理课程 归因理论 初中生 当代教育 主题课 
关于生物学习困难学生积极归因调查研究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年第6期0183-0183,共1页郑清莲 
以韦纳的成就归因四因素为理论依据,对某中学初二、初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合调查问卷《初中生物学习困难学生积极归因》数据来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归因方式,因材施教,发掘每一名学生的潜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积极归因 生物学科 初中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