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品德

作品数:101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建华吴光芸高国希杨珉黄显中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昌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公民品德养成的制度环境分析
《智库时代》2019年第25期216-216,234,共2页时明 
公民品德和公民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对公民品德养成的制度环境进行分析,有助于公民品德的提升。
关键词:公民 公民品德 养成 制度 
育公民品德 树理想信念——以“公民在对外交往中的社会责任”教学为例
《现代教学》2017年第18期41-44,共4页王培明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任务中提到:关于学科能力,是逐步提高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关于学习过程,是引导学生经历课堂学习和社会...
关键词:社会责任 公民品德 对外交往 理想信念 《课程标准》 教学 政治课程标准 学科能力 
在锻炼交往中树信念品德——以《锻炼交往能力》为例
《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5期107-107,共1页陈肖前 
中学生在交往中普遍存在同学之间交往比较大胆,但与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比较羞怯,缺少与社会人事多接触的机会等问题。对于哪些请求是可以拒绝或者必须拒绝比较模糊,对于如何礼貌的拒绝,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交往能力 理想信念 公民品德 
公民教育:价值与主题被引量:4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11期19-22,共4页王莉 
公民教育在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与伦理学等学科领域中展现出多维意蕴,这些意蕴共同指向公民教育的实质与精神。公民教育是指通过教育生成具有以权利意识为主的公民意识、公民美德、公民行为能力的人。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关键词:公民教育 公民知识 公民意识 公民技能 公民品德 公民文化 
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被引量:1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32期231-231,共1页王洪娟 
德育课是对中职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等,是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
关键词:德育课教师 中职学生 学习 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社会主义事业 激发 公民品德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学校德育情境创设与现代公民品德培育被引量:4
《中国德育》2016年第22期15-20,共6页叶方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学校积极公民培育研究:理念;方法和技能"(CEA120115)研究成果
真正的德育不应是枯燥无味的机械灌输,而是能够激发人心、充满热情的道德实践活动。德育要发挥实效,必须要落实到具体情境之中,经由人的反复实践,最终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习性。
关键词:学校德育 情境创设 公民品德 道德实践活动 培育 现代 道德主体 灌输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育公民品德,树理想信念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年第6期8-11,共4页周寰 
一、关于评选活动的主题2016年'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的主题是'育公民品德,树理想信念——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这一主题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育人价值,也反映了近年来本学科教师和教研员围绕着课...
关键词:思想品德 思想政治学科 改革实施方案 中青年教师 课堂学习活动 学科教师 教研员 育人价值 学习过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 
浅谈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年第11期106-106,共1页宋灵敏 
探讨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加强和改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大课题,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政治课教学 公民品德教育 学生系统 马克思主义 必修课程 常识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俪人(教师)》2016年第7期67-67,共1页常文祥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少数民族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 教学有效性 初中 公民品德教育 马克思主义 常识教育 学生系统 
怎样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富有亲和力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年第17期52-53,共2页付静 邵金林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却显得有点“尴尬”。一方面,它担负着智育与德育的双重功能,地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它的教育对象——...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 亲和力 学生系统 公民品德教育 传统教学模式 德育工作 教学实践 教育对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