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作品数:1097被引量:20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保顺穆昭李雪松吴永福成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河北辛集中学北京第十四中学长汀一中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答古诗鉴赏题,从揣摩命题意图开始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9年第5期75-76,共2页冯永忠 
全国教育规划课题“有效阅读与高中学生发展研究”(课题编号:DHA130286)阶段成果之一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常引发误解,答题容易走偏;备考时应注意揣摩命题意图,理解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悟得命题之妙,顺着命题思路作答,树立整体阅读意识,善于多角度联系,从而实现准确鉴赏。
关键词:古诗鉴赏 命题意图 多元解读 整体阅读 
一道好题可以推动“人”真实的发展——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好题评析及2019年备考建议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9年第3期65-67,共3页连中国 
一道好题应坚持两个重要标准,具体可从五个重要维度进行观照。一道好题可以推动"人"真实的发展。古诗鉴赏备考应做到:真读诗,读诗也读人,藏诗于胸。
关键词:好题 古诗鉴赏 备考 
《夜归鹿门歌》课例赏鉴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7年第7期31-34,共4页刘颖 李树泽 
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展示古诗鉴赏过程,探求一种以导学为纲,生与生、师与生思维相击和鸣的课堂学习氛围。重点掌握“缘帚明情”的诗歌赏析方法,了解孟浩然“隐逸超脱”的情感,倾听隐者之行板、归者之梵歌,最终达成对...
关键词:古诗鉴赏 学案导学 炼字 文化 
“互导式”讲评教学的尝试——以一道古诗鉴赏题讲评为例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6年第11期75-76,共2页周万喜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编号D/2013/02/654)“基于师生互为主体理念的高中语文互导式课堂教学研究”成果之一
试卷讲评课教学方式传统陈旧,在日常教学中以告知式讲评居多,学生主体性未能充分凸显。以互为主体教学理论为支撑,尝试采用"互导式"讲评方式进行试卷讲评,讲评内容依据学生错误确定,讲评方法采用学生自寻错因、合作自纠错误、在教师...
关键词:互为主体 互导式 试卷讲评 课堂教学 
内外勾连 承内发外——2015年高考古诗鉴赏好题评析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6年第1期71-73,共3页蒋雁鸣 
2015年高考古诗鉴赏题,呈现出课内课外相勾连,并由课外链接课内、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现象,这类题型既灵活考查了考生对古诗名句名篇识记、运用、辨析的能力,又考查了考生依据教材延伸拓展的鉴赏能力。这种将课内、课外相联通,识记...
关键词:高考 教材 内外勾连 承内发外 
语言有律 品味依序——考试环境中读懂古诗词的路径思考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5年第3期71-74,共4页黄明勇 殷志佳 
高三古典诗歌鉴赏复习的难点不是建立答题模式,而是如何帮助学生读懂,特别是在考试环境下如何快速准确读懂。本文就古诗"如何读懂"这一难题提出的复习建议是:放弃经验感觉,树立诗歌语言意识,特别是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有序进入诗...
关键词:古诗鉴赏 如何读懂 语言意识 依序渐味 
古诗词鉴赏中“聚点完形”的思维机制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4年第12期37-38,共2页周徐兵 
在古诗词鉴赏中,有些学生读不懂,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乱套术语。这是因为"聚点完形"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强弱。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要建构"密而不漏"的网状知识结构,二要梳理古典诗词文本的常见范式,三要立足文本...
关键词:古诗鉴赏 聚点完形 网状结构 常见范式 思维训练点 
如何读懂手法与情感“二重奏”——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评析与备考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4年第4期63-65,共3页王珏 程洪艳 
一、考情分析近 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中的赏析手法和情感两大考查点已呈占“半壁江山”之势,在2013年的40道小题中,分析手法的试题共有12道(修辞手法5道,其他手法7道),分析情感的试题共有19道,这两类试题共占试题总数的78%。
关键词:试题评析 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 情感 高考 二重奏 备考 
读诗识性,自进于道——读懂古诗词的有效策略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3年第12期61-62,共2页吕振中 
清代史学家、文学家章学诚曾言“读书练识以自进于道……”(《章学诚遗书·与林秀才》),即读书、思考、明理。借此理用于古诗鉴赏,可谓“读诗识性,自进于道”。古诗词鉴赏,历来都是高考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考试中考生在这方面...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 有效策略 读诗 古诗鉴赏 诗歌语言 “桃花源” 高考备考 文学素养 
立足文本,寻求细节上的感动——由一道古诗鉴赏题引发的思考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3年第11期77-78,共2页向二勇 
淮安市某次市统测试卷中有一首陆游的《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的古诗词鉴赏题(原作附后)。在批改过程中,这一题的得分率比较低,而失分点也很集中,这一下子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关键词:古诗鉴赏题 文本 古诗词鉴赏题 浪淘沙 测试卷 淮安市 得分率 失分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