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史研究

作品数:118被引量:35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邹振环许钧蓝红军黄焰结郑锦怀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语言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本译写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翻译界》2025年第1期1-1,共1页刘晓峰 
在中外翻译实践研究、理论研究以及翻译史研究中,学界长期以来对翻译底本的界定存在“单本”默认现象。基于这种传统认知的翻译活动可称为“有本译写”。然而,翻译实践中有一类翻译现象实际存在着多种底本形态,如“多本”“合本”“碎...
关键词:翻译现象 翻译史研究 翻译实践 多模态文本 翻译底本 译写 主持人 传统认知 
翻译史研究的“新”面向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52-57,共6页陈倩 
黄冈师范学院高级别培育计划项目(202423604)。
新历史主义主张关注文本中蕴含的权力话语和历史语境,强调历史的叙事性,否认存在连续的、唯一确定并真实的历史。以其“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为参照,翻译史研究者可以将文本性质的研究客体视作“历史性、叙事性的存在”,探...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 翻译史研究 历史性 文本性 
中国科学翻译史研究的不懈探索者——黎难秋先生访谈录
《中国翻译》2025年第2期118-123,共6页许宗瑞 黎难秋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茶经》百年英译研究”(项目编号:AHSKD2023D012)。
黎难秋先生在中国翻译史特别是科学翻译史领域深耕多年,对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翻译家、科学翻译作品、科学翻译机构等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挖掘与整理。本文通过对黎难秋先生进行访谈,阐述其对科学翻译史研究、科学翻译研究等...
关键词:黎难秋 科学翻译史 科学翻译 中国翻译史 
百年史话,实践塑形,理论立名--《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评介
《中国翻译》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彭白羽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当代小说生态话语英译批评的修辞协同机制”(项目编号:2024K027);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当代丝路文学译介的景观化修辞传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JZ045)的成果。
科幻文学翻译史作为类型文学翻译史研究的重要分支,已有百余年历史,然而整体研究图景呈现不均衡状态,缺乏通史书写,对其传播效能研究也缺少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基于此问题导向,《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通过穷尽式爬梳和分析,...
关键词:百年科幻文学 翻译史研究 方法论 
主持人语 翻译家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外语与翻译》2024年第3期1-1,共1页黎昌抱 
翻译,作为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历来承载着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相互理解的重要使命,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翻译家,作为这座桥梁的建造者和维护者,以其敏锐的语言感知、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语言转换能力,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异域文化...
关键词:语言感知 翻译史研究 翻译学科 翻译理论家 异域文化 翻译质量 翻译家 维护者 
历史断裂处的翻译史书写——《现代湖南翻译史论》释评
《外语与翻译》2024年第3期94-96,共3页胡卫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东盟国家媒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研究”(项目号:20BXW057);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特色茶品牌汉英语料库建设”(项目号:2022KY1189)的阶段性成果。
1引言在现代译学研究体系中,翻译史研究占据重要地位。早在1972年,现代译学奠基人之一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就曾指出,虽然翻译史和翻译研究方法论未被纳入翻译学科架构图,但这两者都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Holmes 1988:79)...
关键词:翻译史研究 翻译学科 译学研究 翻译研究方法论 学科身份 区域文化特征 霍姆斯 
“一体三翼”翻译人才国家意识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以硕士研究生“翻译史研究”课程为例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80-84,共5页任淑平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SKGH087);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243085);重庆市语言文字科研项目(yyk24230)。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纲领性文件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均需要硕士研究生“翻译史研究”课程教学彰显国家意识,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当前“翻译史研究”课程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存在国家意...
关键词:国家意识 “翻译史研究” “一体三翼” 实施路径 
《不安之书》汉译历程中的文本转换
《山东外语教学》2024年第4期123-133,共11页张羽佳 
澳门理工大学校级科研项目“Centre and periphery:Studies on culture and arts”(项目编号:RP/FLT-10/202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翻译手稿的文学翻译修改研究”(项目编号:22BYY026)的阶段性成果。
葡萄牙现代主义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最具代表性的遗作《不安之书》问世于1982年,迄今已有七个不同的汉译本。由于历次汉译事件发生的语境、采用的底本等存在差异,汉译本中既有自葡文直译又有自英文转译,既有全译又有选译,既有同一译者...
关键词:佩索阿 不安之书 直译与转译 重译与复译 翻译史研究 
外交翻译史研究的价值、路径与任务——兼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
《上海翻译》2024年第2期88-93,共6页朱含汐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重点委托项目“《翻译概论》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探索”(编号:TIJZWWT202001)。
王宏志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是首部从翻译角度研究马戛尔尼使团的著作,不仅重构了早期的中英外交关系,还为中国近代翻译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对该书的阅读与思考,本文指出,翻译在中国近代外交活动中作用巨...
关键词:外交翻译史 翻译史 外交 中英关系 
时间、空间、关系:概念翻译史研究的三个维度被引量:4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4年第2期82-91,148,共11页蓝红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翻译思想发生机制与发展脉络研究”(项目编号:23BYY119)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概念翻译史的出现体现了翻译史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的转向。它聚焦历史中的概念翻译事件,以此揭示翻译的思想生发、融合和改造功能。概念经由翻译在不同的时空流转,产生一定的思想影响,相关研究因而需要满足时间、空...
关键词:时间 空间 关系 概念史 翻译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