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格

作品数:2981被引量:290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宗廷虎刘英凯李争鸣吴礼权李宏伟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比喻新奇在何处——探讨《致云雀》中的比喻问题
《语文月刊》2022年第6期84-86,共3页曹家瑞 张仲霏 
谭汝为先生说,比喻是人类思维的智慧闪光,是语言艺术绽开的灿烂花朵。比喻修辞格的使用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雪莱的《致云雀》为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选编的诗歌,在“学习提示”部分,编者称《致云雀》这首诗歌“比喻...
关键词:比喻修辞格 《致云雀》 语言艺术 谭汝为 文学作品 学习提示 必修一 生动形象 
骈句与对偶修辞功能异同
《语文月刊》2022年第2期73-76,共4页周琼平 
一、骈句修辞骈句修辞,是一种常用修辞格,骈句是结构相同、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有同字相对的两句话。它是一种讲求均衡的语言艺术,要求文字的对称,重视声韵的和谐。广义的骈句是一种句式,包括对偶修辞和狭义的骈句...
关键词:语言艺术 对偶修辞 骈句 修辞格 声韵 狭义 
“鱼翔浅底”的修辞格
《语文月刊》2022年第2期85-85,81,共2页赵新亚 
《沁园春·长沙》上篇主要是写景,描绘了一幅湘江生机勃勃的秋景图。其中"鱼翔浅底"一句更是精妙:一方面说明江水清澈见底,是"浅底",所以才能看到"鱼翔",江水通透如无物,鱼的游动如在天上飞翔,展现鱼在湘江里平稳又快速地游动的情景;另...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 修辞格 湘江 写景 江水 游动 
骈句列入中学修辞体系必要性初探
《语文月刊》2019年第2期22-26,共5页周琼平 
一、骈句的概念、特点与作用(一)问题缘起:骈句与对偶混淆现象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碰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的句子,学生问:'这是对偶吗?'老师往往这样回答:'这是对偶,这是宽对。'老师的回答有依据吗?老师的观点正确吗?...
关键词:修辞格 叙事散文 
何谓“节缩”?
《语文月刊》2016年第5期94-95,共2页席欣圣 
节缩,古汉语常用修辞格之一,是为了句式节奏整齐或文字简洁而省略某些文字的一种修辞方式。在现代汉语中,节缩也被广泛运用。综合古今汉语中出现的不同的文字省略现象,节缩大略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关键词:省略现象 修辞方式 现代汉语 古汉语 修辞格 文字 句式 
例说“列锦”
《语文月刊》2013年第5期8-8,19,共2页马华丽 
从广义上讲,修辞是一种言语表达技巧,是创造语言美的手段。我们通常比较熟悉的修辞格如比喻、排比、比拟、对偶、衬托、互文等等,它们常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使文章的语言或回肠荡气、感人至深,或有声有色、委婉动听,或奇伟瑰丽、...
关键词:列锦 修辞格 言语表达 文学作品 语言美 熟悉 比拟 衬托 
古诗词中的倒喻例谈
《语文月刊》2006年第3期51-52,共2页刘党桦 李金明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格,这种辞格,我们往往容易辨认,可在有些诗人笔下,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故意把它同喻体颠倒过来,如果不注意就难于辨认,其实这就是古诗词中的另外一种修辞格——倒喻。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里不...
关键词:古诗词 倒喻 修辞格 高中 语文 
高中文言文婉曲修辞格例释
《语文月刊》2003年第3期43-43,共1页张仕维 
婉曲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方法。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等级森严,繁文缛节,或出于某种考虑需要,诸如外交礼仪、人际关系、种种忌讳等,古人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常常要求婉言曲达,即对于某些或不愿,或不便,或不忍直接说出来的话,用与本意相关...
关键词:高中 文言文教学 婉曲 修辞格 语文教学 
取譬成喻 字立纸上——谈谈比喻修辞格喻体的选择
《语文月刊》2002年第Z2期83-85,共3页张巧玲 
清代文艺评论家袁枚说:"一切语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所谓"字立纸上",就是说文学语言要有高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人们常常要借助于比喻这种修辞格来以形传神。好的比喻要...
关键词:喻体 修辞格 比喻句 以形传神 文学语言 亚里士多德 本体 地方特色 文艺评论家 民族性 
说“回环”
《语文月刊》2000年第12期13-14,共2页吴锐荣 
有位领导同志在一次春节座谈会上指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个号口在五六十年代曾被人们自觉地奉为座右铭,成为当时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催人上进。这个口号把人们的义务和权利、责任和享受辩证地统一起来,作为人际之...
关键词:相互依存 回环 五六十年代 正确处理 相互尊重 道德规范 人际关系 自我价值 社会主义 修辞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