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

作品数:72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红卫王立欣郑春郭学萍陈小红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品悟感知延伸——《石灰吟》《竹石》组诗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33期44-47,共4页黄静宜(执教) 王红燕(评析) 
一、初读古诗,读出节奏师:幼而学语,壮而行文。今天让我们继续畅游在国学的海洋中,一起学习两首新的咏物诗。(出示课题和作者)师:我们先来读一读题目和作者。生:《石灰吟》,明,于谦。《竹石》,清,郑燮。师:是的,《竹石》的作者叫郑燮。...
关键词:第一课 郑燮 品悟 教学实录 《竹石》 第四单元 咏物诗 读古诗 
书法《竹石》
《语文建设》2024年第15期F0002-F0002,共1页王璐 
坚韧的坚持:郑燮《竹石》赏析
《最小说》2024年第7期20-22,共3页马玉玲 
《竹石》是清代郑燮所作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此诗以竹为题,表现了竹的顽强生命力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不畏艰辛的生活态度。它所表现出的竹子迎风而立、傲然挺立的姿态...
关键词:诗词鉴赏 《竹石》 郑板桥 
立足单元整体,探析组诗的任务群教学——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竹石》教学为例
《语文世界(上旬刊)》2024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严佳佳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以语文实践为主线,在确定的主题引领下,以任务为载体,整合语文学习的任务群。因此,新课标背景下的古诗教学不能满足于“一诗一教”“一诗一得”,应将单篇古诗教学目标升级,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接,与单元整体教...
关键词:古诗教学 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学习主题 语文实践 人文主题 整合学习 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组读对比教学探析——以《石灰吟》《竹石》为例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年第10期65-67,共3页刘嘉萱 冯子鹤 
在小学语文古诗组读教学中,深入梳理并分析两首诗的共性及个性,便于学生对比学习,解诗意,悟诗情,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以《石灰吟》《竹石》为例展开古诗组读教学研究,从读法含义、意象画面、诗人精神世界、文化内涵四个方...
关键词:《石灰吟》 《竹石》 对比阅读 组诗教学 
聚焦语文要素 初探聚合教学——以《墨梅》《竹石》的教学为例
《小学教学参考》2024年第13期59-62,共4页郑容 
2020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语文聚合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JK2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聚焦语文要素,寻找聚合思维训练点,有梯度地渗透聚合思维训练。一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关注语文要素,把握梯度,找准语文要素基点,基于聚合思维的特点和培育方法,确定聚合思维训练点;二要借助音乐、图画、资料...
关键词:语文要素 聚合思维 聚合教学 
近现代·吴湖帆《竹石》
《半月选读》2023年第15期F0003-F0003,共1页吴湖帆 
咏物诗知识挖掘及教学建议——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为例
《语文建设》2023年第14期11-16,共6页吕俐敏 李贵银 
咏物诗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门类之一,具有“主于一物”“托物寄怀”“物我融合”等鲜明的文体特点。本文通过对咏物诗写作传统、写作特点、艺术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梳理,挖掘咏物诗的知识。以...
关键词:咏物诗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教学建议 
文化传承,艺术创新——浅谈陶瓷书法《竹石》的与众不同
《江苏陶瓷》2023年第3期70-71,共2页张杰 
陶瓷书法是指在陶瓷上进行创作的书法作品,它是种新的文化形式技法,创作背景是陶瓷板以及一些有立体感的瓷器品。通过这种新型方式的创作来突出瓷器的包容性,同时也能够表现出书法作品的魅力。在整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是将文化与艺术高...
关键词:陶瓷 竹石 书法 艺术 
《竹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倪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