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作品数:183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宋桂奇周欣张道升吴国锋谢晨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市金陵中学合肥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寡”字看《寡人之于国也》
《书法教育》2024年第4期66-67,共2页冉楠楠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中的一章,是体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文章中,梁惠王称自己为“寡人”,这种称呼在我们文言文中经常见到。为什么君王会称自己是“寡人”呢?我们从“寡”字入手,看看它与君王的关系,再试着探...
关键词:梁惠王 《寡人之于国也》 会意字 文言文 寡人 孟子 君王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文本解读——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
《最小说》2023年第2期25-27,共3页曹素萍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文本解读方式弊端日显。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文本解读力图打破传统解读方式的弊端,对文章语篇从言语结构、对话内涵、互文性三维度进行分析,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本文将在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上,...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话语分析 文本解读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解读
《中学课程资源》2022年第9期28-30,共3页王佳 
《寡人之于国也》集中展示了孟子的“仁政”与“王道”思想,已作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的重点文言文篇目。“文”与“言”并重是教学文言文的关键,具体表现为结构、功能、文化三部分。宏观的问答式、中观的铺叙式与微观的句式,突出文章...
关键词:《寡人之于国也》 结构 功能 文化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双线说理技巧
《学语文》2022年第3期69-71,共3页刘劲凤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大观念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KZ20005)阶段性成果。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运用了双线说理技巧:明线是层层递进献策,正面回应梁惠王使民加多、称霸天下的策略要求;暗线是否定“王好战”,借机对梁惠王进行一次行“王道”的“教育”。王停止“好战”和“使民加多”两条逻辑线是条件和结...
关键词:《寡人之于国也》 好战 使民加多 双线说理 
“畜”的词性之辨
《语文月刊》2022年第5期5-5,共1页任艳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出自高中语文教材《寡人之于国也》,课下注释为:畜养鸡狗猪。畜,畜养。之,助词。这句话还出现在课文《齐桓晋文之事》,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译文这样翻译:鸡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生长繁殖的季节。作为...
关键词:教师教学用书 高中语文教材 参考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 自相矛盾 生长繁殖  教科书 
孟子笔下的家国文化——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年第4期90-92,共3页徐晓楠 
家国情怀是我国优秀而传统的文化之一,纵观古今,不管是古人笔下的“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还是当今社会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都能够体现出各个时期的家国情怀。《孔孟》有言:“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这句话...
关键词:孟子 家国文化 《寡人之于国也》 “仁政” 
我与学生聊孟子——浅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治国思想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年第40期0099-0101,共3页肖有清 
针对学生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 提出的疑问, 本文从孟子 “仁政” “民本” 思想以及对后世影响的角度进行辨析,对孟子的治国理念给予了肯定。
关键词:孟子 仁政 民本 辩证 肯定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休闲》2021年第2期0187-0188,共2页潘伟峰 
基于中职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体验式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JKX20A117)。
本教案从语文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的特点出发,努力把语文课堂打造成为展示社会生活的舞台、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窗口和走向社会生活的起点,在教学中努力调动和运用师生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再现或创设各种生活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打破时...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语文 体验式 核心素养 
论《寡人之于国也》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现实意义被引量:1
《安徽教育科研》2020年第24期75-76,共2页漆朝晖 
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在语政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教育之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AH2018102。
《寡人之于国也》中老子和梁惠王的对话贯穿着民本思想主线。孟子认为梁惠王欲使自己国内老百姓增加,必先施“仁政”,以人为本,为老百姓谋福利,这对今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文中谈到的“不违农时”“数罟不...
关键词:民本思想 天人协调 可持续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奢侈浪费 
《寡人之于国也》之六问
《语文学习》2020年第10期47-49,共3页衣抚生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字面意思简单,相关的背景知识却很多。倘若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就难以深刻体会到该文的精彩之处。下面,我们谈谈跟这篇文章有关的六个问题。
关键词:《寡人之于国也》 深刻体会 精彩之处 背景知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