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教学

作品数:323被引量:43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星捷杨云郑青岳何亮云陈荣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教学设计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让学生的“量感”在量的概念教学中拾级而上
《小学教学设计》2025年第2期47-49,共3页焦波 
量感是第一次出现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2022年版课标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在2022年版课标中新增量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测量类知识内容时,要...
关键词:直观感知 教学测量 量感 概念教学 育人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测量教学 培养核心素养 
抓住度量本质 播下结构化种子——《课桌有多长》教学思考与实践
《小学教学设计》2023年第23期40-42,共3页陈小曼 
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QW2021JXL005。
如何扭转测量教学容易变成测量技能教学的误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给了我启示,它指出“图形的测量重点是确定图形的大小。学生经历统一度量单位的过程,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基于度量单位理解图形长度、角度、周长...
关键词:度量单位 感悟数学 思考与实践 体积计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测量教学 推理意识 测量技能 
聚焦量感培养 内化核心素养——对《面积单位》表象建立的再实践
《小学教学设计》2023年第8期19-20,共2页焦波 
理论感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第一次出现量感。新课标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把新课标小学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中除量感外的十个方面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 直观感知 教学测量 量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育人价值 测量教学 新课标 
解构 建构 重构——《角的度量》教学与评析
《小学教学设计》2021年第20期15-18,共4页曹志国 刘晓萍 
《角的度量》这节课,教学内容并不复杂,如果教师站在测量教学的整体角度展开思考与设计,就可以把一节平常的概念教学课变成一节具有深度思维的探究课,教师用一环扣一环的精密设计展示学生思维的绚烂,让学生经历一场关于量角器的“解构...
关键词:探究课 深度思维 测量教学 《角的度量》 教学课 教学内容 量角器 展开思考 
用儿童的方式抵达数学的内核——《角的度量》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教学设计》2021年第20期19-21,共3页曹炯 沈杰 
角的度量是继长度之后几何度量的第二个教学阶段,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学习内容与载体。长度与角度虽然都隶属于图形的测量领域,但两者在测量方式、思维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与度量能力提升的思考,笔者遵循学...
关键词:认知发展规律 探索与尝试 教学阶段 能力提升 空间观念 角的度量 测量教学 思维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