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

作品数:4692被引量:8015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钧谢天振刘云虹葛文峰高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外语与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围城》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与接受述评被引量:1
《外语与翻译》2024年第1期2-9,I0001,共9页余承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外‘钱学’文献系统整理、研究与开发”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9AWW003。
本文通过对欧美大型图书馆纸质文献的系统搜集、整理与细读,并借助WorldCat、JSTOR、Google Scholar、Amazon、Goodreads等数据库/平台进行数据分析,考察并评析《围城》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和接受情况。结果显示:1)钱锺书“打通”理...
关键词:《围城》 英语世界 译介 研究 接受 
《围城》在俄语世界的翻译、传播与接受被引量:1
《外语与翻译》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倪璐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外‘钱学’文献系统整理、研究与开发”(项目号:19AWW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当代乡土文学俄译形象变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围城》英译本加速了小说在国内外的传播,俄译本的传播则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间歇性。《围城》俄语译者是苏俄汉学家、翻译家索罗金,他意识到《围城》的文学价值,于1980年在原著重印之前出版俄译本,取得了很大反响。俄译本在1989年再版后...
关键词:《围城》 俄语世界 译介 研究 传播 
《中庸》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阐释
《外语与翻译》2023年第4期36-44,共9页郭薇 郭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安乐哲中国儒学典籍传译模式研究”(项目号:21YJC7400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安乐哲中国哲学翻译与海外传播影响研究”(项目号:22JD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代表性典籍,《中庸》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691年首次英译迄今,共有29个英译本。根据译者身份、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因素,本文将《中庸》英译史划归为三个阶段:“以耶释儒”期(1691—1906年)、“...
关键词:《中庸》英译 以耶释儒 以西释儒 以中释儒 译介形象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译介学研究(1999—2021)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外语与翻译》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赵诗梦 黄立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围绕汉语的超大型多语汉外平行语科库集群研制与应用研究”(项目号:21&ZD290);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国内译介学研究二十年”(项目号:2020ZX009)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译介学理论开启了中国本土译论新篇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译学的创新发展。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18种外语类和文学类核心期刊1999—2021年刊载译介学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译介学研究整体呈上...
关键词:译介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山海经》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被引量:2
《外语与翻译》2022年第4期54-59,共6页方耀 吴美群 
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山海经》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号:ZGWYJYJJ11A180。
先秦古籍《山海经》不仅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吸引了海内外学者的长期关注与传播推介。美国学者希夫勒于1978年节译出版的《山海经之神怪》(The Legendary Creatures of the Shan Hai ...
关键词:《山海经》 译介 传播 
美国汉学家梅丹理汉学译介的三重关联与独特贡献被引量:1
《外语与翻译》2022年第1期23-28,I0001,共7页徐立勋 朱振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7AWW003。
美国汉学家梅丹理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与译介方面颇有成就。梅丹理的《易经》研究结合符号学、人类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易经》中意象的审美意蕴及其所包含的世界观、宇宙观,进而将之融入到中国当代诗歌的分析研究之...
关键词:梅丹理 《易经》 吉狄马加 诗歌翻译 
戴维·亨顿的文学译介与文化思辨
《外语与翻译》2022年第1期29-34,共6页李阳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号:17AWW003。
拥有多重身份的美国汉学家戴维·亨顿酷爱中国诗歌和哲学典籍,在汉学研究中将文学与哲学、生态学相互融合,具有明显的思辨色彩。他是诗人也是译者,更是中国文学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无论是翻译中国诗歌还是哲学典籍,亦或是进行创作,亨顿...
关键词:戴维·亨顿 中国文学 生态 思辨 “地图诗人” 
市场机制下的文学翻译与出版——以《狼图腾》英、法译介为例被引量:1
《外语与翻译》2021年第4期57-61,共5页陈水平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狼图腾》多语译本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21)762。
商业出版社赞助下的文学翻译活动是市场机制下的文本生产过程,因而难免受到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狼图腾》英、法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市场机制如何贯穿《狼图腾》翻译的始终,影响着译本的选择、翻译和接受,并指出市场机制...
关键词:市场机制 元文本 副文本 《狼图腾》英、法译本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及其启示
《外语与翻译》2021年第4期5-11,I0001,共8页黎昌抱 欧阳慧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自觉视野下中国题材异语作品无本回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6BYY01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独特的美国儿童小说,自1942年由章铎声首次译入中国后,各种重译本便层出不穷。本文从读者接受理论视角,首先梳理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中国不同时期的译介情况,然后通过整理发表在中国知网等专业...
关键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译介 接受 儿童文学 读者接受理论 
接受与共生:互文性理论在中国被引量:6
《外语与翻译》2021年第2期25-31,共7页华露欣 费周瑛 
本文以互文性理论的语境发端及其理论实义为基点,剖析其诞生以来在国际学术场中的使用情况,并以此观照译介到中国的“互文性”理论在本土学术语境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借助可视化数据呈现,分析指出,立足文本关系、聚焦语篇批评的文艺学概...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 译介 可视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