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创造性

作品数:19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雪梅崔永禄王军平王晓慧胡朋志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青年》《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与外语教学》《北方文学(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识解视域下的译者创造性翻译研究被引量:1
《今古文创》2023年第7期107-109,共3页余雨露 
识解是人们选择用不同方式对同一个情境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能力。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对一个语言表达式有不同的理解和有意识地翻译,这种有意识的做法带有译者的创造性翻译。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则为人们主观思维的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方...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识解 翻译 玩偶之家 
口译方法在汉译英字幕中的应用理论探究
《海外英语》2022年第5期50-51,共2页张祺 
影视作品在走出国门后,担任着本国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而字幕在其中更是主要的文化信息载体,字幕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化信息的接受程度,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口译或是笔译的方法关系到译文能否符合字幕翻译的要求以及能否充分发挥出...
关键词:口译方法 汉译英字幕翻译 视译 英汉文化差异 译者创造性 
阐释学翻译观视阈下德译本《围城》语言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
《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12期103-105,共3页王波涛 
《围城》是钱钟书呕心沥血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全文笔锋流畅、风格独特,折射出中华文字的博大魅力,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佳作。本文以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为基础,探究翻译四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及补偿在译者处理文化专...
关键词:围城 阐释学 语言文化专有项 译者创造性 
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及其制约因素研究——以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为例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71-72,共2页饶小志 
由于文学作品的内在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可以创造性地解读、翻译原文,实现翻译目的,满足读者需要。然而,译者创造性是有限度的。本文以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为例,旨在探究制约译者创造性发挥的因素。研究发现:译者创造性受到原文文本、译...
关键词:文学翻译 译者创造性 限制因素 杨宪益 戴乃迭 
从英语小说中的隐喻翻译探讨译者创造性——以《红字》为例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年第3X期246-246,共1页陈思 
本文以小说《红字》中的隐喻翻译为例,讨论译者创造性问题,即译者是否创造性地完成译作、超越原作者、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前人的文学翻译理论探讨译者的特殊"使命",认为译者应有超越原作者的意识,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体现自身风格。
关键词:隐喻 翻译 译者 创造性 
译者创造性在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中的体现
《山西青年》2017年第16期67-68,共2页乔永卿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文化内涵丰富。罗慕士在将这部中国古典文集译介给与我们文化渊源不同的英美读者时,采用增译、意译等灵活多变的翻译手法,对其中的文化意象进行了创造性翻译。本文通过译者对历史...
关键词:《三国演义》 译者创造性 罗慕士 
例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翻译
《文学教育(中)》2017年第3期51-51,共1页杨丹 
本文以《情人》的两个中译本比较为例,观察译者在文本空白处的翻译策略。不同翻译策略会带来的不同阅读效果,因此,文学作品的译者在翻译作品的“空白”之处时,也应慎重考虑应该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才能保留这种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文学翻译 空白 阅读效果 译者创造性 
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创造性发挥——基于索菲.金塞拉《购物狂的异想世界》个案研究
《北方文学(中)》2015年第9期119-120,共2页胡秋 
小说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造,译者不仅要传达原文内容还要表现出原文独特的风格特征.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本文基于英国作家索菲.金塞拉的《购物狂的异想世界》,从措辞,句法,文化,美学等方面探究小...
关键词:小说翻译 译者创造性 《购物狂的异想世界》 
译者创造性的模因论解读被引量:2
《语言教育》2015年第3期75-81,共7页魏海波 
对译者创造性的解读不仅有助于认识翻译的主客观性,而且有利于译者自觉把握规律,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本文从模因论视角,探讨了跨语模因复制和传播过程中为什么需要发挥译者创造性,译者创造性的触发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发挥译者创造性...
关键词:模因论 翻译 译者 创造性 
从识解理论看古诗词英译中的译者创造性发挥的限度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年第4期155-157,共3页庞青秀 王晓慧 钱致富 
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对应的语言表达。本文从识解理论的三个维度(详细度、视角和突显),探讨古诗词英译中译者创造性发挥的限度问题,以期促进译者在合理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关键词:识解 详细度 视点 突显 译者创造性限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