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雄杰

作品数:25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解题方法物理教学物理问题高中物理双语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通报》《中学物理》《物理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四:对称法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08年第11期23-27,共5页尹雄杰 
日常生活中对称美屡见不鲜,广泛存在于各种事物之间,结构对称、物像对称,时间对称、空间对称,点阵对称、转轴对称等等.在物理试题中迷人的对称现象也经常出现,有些题目初看起来难以下手,其实分析解决时,只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关键词:对称法 解题方法 高中物理 日常生活 结构对称 物理试题 物理问题 物理学科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三:等效法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08年第10期23-27,共5页尹雄杰 张晓顺 
在一些物理问题中,一个过程的发展、一个状态的确定,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在这一决定中,若某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和另一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同,则前一些因素与后一些因素是等效的,它们便可以互相代替,而对过程的发展或状态的确定...
关键词:等效法 解题方法 高中物理 物理问题 状态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二:整体法被引量:2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08年第9期23-27,共5页尹雄杰 张晓顺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多个过程的整体组合.个别事物的变化会引起整体的变化,整体的变化也反映了局部的变化.因此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及其变化规律不仅有利于研究外部作用和...
关键词:解题方法 高中物理 整体法 个别事物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变化规律 自然界 
电梯“运载”的物理问题探析
《物理通报》2008年第8期19-23,共5页尹雄杰 张晓顺 
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蒂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现在电梯已经成为运用得非常广泛的运载工具,同时它也“运载”着很多的物理问题.
关键词:运载工具 物理问题 电梯 世界博览会 升降梯 美国人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一:隔离法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08年第8期32-34,共3页尹雄杰 
由于各物体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计对不同情况恰当地应用隔离法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应用隔离法能排除与事物无关的因素,使该事物的主要特征明确地显示出来,从而进行有效处理,使一些无法用整体法解决的问题得到满...
关键词:高中物理 隔离法 解题方法 物理问题 事物 整体法 同情 应用 
例说安全意识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渗透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年第1期28-30,共3页尹雄杰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但因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和安全教育不到位,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每天都在发生.为了减少和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渗透是十分...
关键词:安全意识 物理习题教学 学生伤害事故 安全教育 安全隐患 物理教学 物理教师 孩子 
电动自行车中涉及的物理问题赏析
《物理教师(高中版)》2008年第1期55-56,共2页尹雄杰 彭清波 
自从世界上第1辆自行车问世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电动自行车适合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电动自行车,就是以蓄电池为动力能够自动前行的自行车,一般采用无级变速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从而驱动车轮.电动自行车是具有电力...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 物理问题 控制电机 赏析 交通工具 机构组成 蓄电池 控制器 
两种求物理极值方法的比较
《物理教学》2006年第5期40-41,共2页尹雄杰 王晔 
通过三个例题讨论求极值问题的教学方法和物理模型方程。前者先列出含有极值物理量的方程,从而转化为求解数学问题。后者要把求问题与已有模型进行对比,使其顺利解决。
关键词:极值问题 物理模型 中学 例题解析 
速度和加速度的关联关系
《物理教学》2006年第4期45-46,共2页尹雄杰 卫青山 
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物体具有不同的运动特征。本文探讨应用约束条件解决速度和加速度的关联问题。
关键词:约束条件 速度 加速度 
物理弹簧问题分析的思维起点
《中国考试(下半月)》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卫青山 尹雄杰 
由于弹簧与其相连接的物体构成的系统的运动状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隐蔽性;由于弹簧与其相连接的物体相互作用时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较多,因而多年来,弹簧试题深受高考命题专家和物理教师的青睐,在物理高考中弹簧问题频频出...
关键词:弹簧问题 物理规律 思维起点 知识迁移能力 命题专家 学生分析 运动状态 物理概念 相互作用 物理教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