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

作品数:27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育批评新教育语文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教育科学文摘》《教育史研究辑刊》《基础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以肇庆学院“砚园班”为例被引量:8
《教师教育学报》2017年第3期118-124,共7页付兰 肖起清 曾毅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类)“基于卓越师资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研究”(632),项目负责人:曾毅;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肇庆地区乡村卓越教师‘U-G-S’协同育人平台”,项目负责人:肖起清;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负责人:肖起清
地方院校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对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肇庆学院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未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对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进行积极探索。从生源择优选拔到课程叠加设置,从教育信...
关键词:卓越教师 培养模式 协同育人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两极阅读”现象及解决策略被引量:2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8期49-50,共2页杜青霞 曾毅 
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鲁迅作品的"两极阅读"现象。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理解水平和教学实际,在教学过程力求做到有趣、有味、有度,又要善于借助多元智力理论,多角度激发与保护学生学习的阅读兴趣,消除其对作品的生疏...
关键词:中学语文 鲁迅作品 “两极阅读”现象 情景导入 “有趣” “有味” “有度” 
基于学情视角的课堂教学艺术探析被引量:4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11期51-53,共3页余德英 曾毅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卓越师资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研究>(课题编号:粤高教函〔2015〕173号)的研究成果
新课改"以学定教"的理念引领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学情越来越受到教师重视。反映到教学艺术上,关注学情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基石,激发、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是教学艺术的实践宗旨。从学情视角探析课堂教学艺术,学习名师依据学情变化...
关键词:学情 课堂教学艺术 以学定教 
百年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被引量:3
《大学教育科学》2014年第5期76-81,共6页曾毅 
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与社会文化变革密切相关,并遵循着一定时期社会的文化路向。考察近现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从清末时期的"中体西用"思想,到民国时期的"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思想,直至20世纪后期的"科学人文...
关键词:百年 师范教育 课程改革 文化 路向 
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有效生成——基于语文名师课堂教学案例的启示被引量:4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3期45-47,共3页曾毅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如何选择与有效生成语文教学内容,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分析语文名师课堂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在选择与有效生成语文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吃透语文课标和教材...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容 选择与有效生成 语文名师课堂教学 
从课程变革看近代“新教育”探索
《教育科学文摘》2013年第6期68-70,共3页曾毅 
西学东渐与封建传统教育的课程知识危机 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非常注重伦理道德学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儒家“五经”、“四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与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培养封建社会所需的“科名仕宦之才”发...
关键词:近代化 “新教育” 课程变革 封建社会 传统教育 课程体系 课程知识 西学东渐 
从课程变革看近代“新教育”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3期79-84,共6页曾毅 
中国近代课程变革与近代"新教育"探索密切相关。从洋务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近代课程在课程观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践上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反映出近代"新教育"五方面的探索:一是培养具有"新人格"的国民;二是推行普及教育,提倡男...
关键词:课程 变革 近代 新教育 
从民初国文教科书看“新教育”想象被引量: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7期33-37,共5页曾毅 
中国近代语文教科书的发展与"新教育"改革密切相关,民初"新教育"所发生的深刻变革,直接影响着此期国文教科书的编辑思想、内容类型、语言形式等,从国文教科书中可以探寻民初"新教育"想象。
关键词:民初 国文教科书 新教育 想象 
从小学教科书看民初“新人格”的追求被引量:1
《教育评论》2011年第6期133-135,共3页曾毅 
近代中国社会对"新人格"的追求经历了一个渐变过程,深刻影响着不同时期学校教科书的发展,并在教科书内容中有所反映。从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解读到民初国民所追求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教科书 民初新人格 现代性 
20世纪语文教科书批评的文化探析被引量:1
《教育评论》2011年第2期128-131,共4页曾毅 
语文教科书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语文教科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社会文化在语文教科书上的诉求与博弈。因此,考察20世纪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对语文教科书批评的影响,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20世纪 语文教科书批评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