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兰

作品数:11被引量:14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窖泥荧光定量PCR窖龄荧光定量郫县豆瓣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调味品》《中国酿造》《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酿酒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窖龄窖泥中放线菌的荧光定量PCR研究被引量:5
《酿酒科技》2015年第3期1-4,共4页裴乐乐 罗青春 刘超兰 吴正云 张文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1585)
放线菌在浓香型白酒生产的发酵窖泥中普遍存在。为了探究不同窖龄窖泥中放线菌的变化规律,选取了两个知名酒厂窖龄分别为5年、20年、50年和1年、20年、50年的窖泥样品,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窖泥中放线菌的原始Copies数。结果表...
关键词:窖泥 放线菌 荧光定量PCR 白酒 
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甲烷菌的检测被引量:5
《酿酒科技》2014年第7期99-101,104,共4页张劲 刘超兰 吴正云 张文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1071585)
甲烷菌是窖泥中重要的功能菌,也是标志老窖生产性能的指示菌之一。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精确定量甲烷菌在20年、50年、150年窖龄窖泥中的数量,分析甲烷菌随窖龄增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同一酒厂相同窖龄窖泥中,由于窖泥质量比较相近...
关键词:微生物 窖泥 甲烷菌 荧光定量PCR 白酒 
荧光定量PCR在研究白酒发酵糟醅优势菌中的应用被引量:4
《酿酒科技》2014年第4期49-52,共4页黄丹 刘超兰 张文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1585)
耐酸乳杆菌和伊萨酵母属分别是白酒发酵过程中糟醅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的优势菌,在发酵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白酒质量息息相关。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发酵时期、不同窖池部位糟醅中耐酸乳杆菌和东方伊萨酵母的数量。结果...
关键词:白酒 荧光定量 发酵糟醅 优势菌 应用 
不同年份窖泥中主要产甲烷菌的荧光定量PCR研究被引量:14
《酿酒科技》2013年第12期17-20,共4页罗青春 刘超兰 吴正云 张文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1585)
产甲烷菌是窖泥发酵生产浓香型白酒的重要功能菌。本研究为了探究不同年份窖泥中主要产甲烷菌的变化规律,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窖龄分别为5年、30年、50年窖泥中的主要产甲烷菌,得到甲烷鬃毛菌属(Methanosaeta)、甲烷八叠球菌属(...
关键词:窖泥 不同年份 产甲烷菌 荧光定量PCR 
白酒发酵窖泥中一株产氢细菌的分离及其代谢特性分析被引量:3
《酿酒科技》2013年第12期21-24,共4页黄丹 刘超兰 张文学 邓宇 赖登燡 范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1585)
利用Hungate严格厌氧技术从窖齡为20年的老熟窖泥中分离到1株菌株S11-18-8。通过16S rRNA序列比对,其与NCBI中的Clostridium mesophilum strain SW408(NR_044386)的同源性最高,高达99%。研究了该菌株在乳酸钠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黄...
关键词:产氢细菌 分离 代谢特性分析 
菌落原位杂交法筛选特定菌种的方法初探被引量:1
《酿酒科技》2013年第8期15-18,共4页刘超兰 王海英 李文芳 张文学 赖登燡 范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1585)
菌落原位杂交法是重组DNA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该方法存在着杂交背景复杂及杂交结果不稳定性等缺点,所以进一步优化杂交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通过优化杂交体系,最终确定利用溶菌酶处理杂交膜和采用非严紧型洗脱方式洗膜,不仅...
关键词:菌落原位杂交 寡核苷酸探针 地高辛 优化 
不同窖龄窖泥细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9
《食品科学》2013年第11期177-181,共5页王明跃 张文学 王海英 刘超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071585);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2B140)
提取20、50、150a窖龄窖泥样品总DNA,构建窖泥细菌16S rDNA文库,经过16S rDNA扩增片段的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对不同窖龄窖泥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98个细菌阳性克隆子分成37个可...
关键词:窖泥 16S RDNA序列 克隆文库 系统发育 多样性 
不同窖龄窖泥古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2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2年第6期1043-1048,共6页王明跃 张文学 王海英 刘超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1071585);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KJ2012B140)资助~~
为探索不同窖龄窖泥古菌类群与演替规律,分别提取20、50和150年窖龄窖泥样品总DNA,应用PCR—ARDRA和16SrDNA克隆测序技术对不同窖龄窖泥古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1个克隆子分成22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系统发育分析归...
关键词:窖泥 古菌类群 16S RDNA序列 克隆文库 系统发育 多样性 
郫县豆瓣挥发性香气成分剖析及其在陈酿过程中的变化研究被引量:39
《中国调味品》2009年第3期106-111,共6页黄著 彭熙敏 刘超兰 韩瑞枝 周荣清 
四川省重点科技项目(07-SG111-009)
采用HS-SPME方法提取郫县豆瓣酱的挥发性组分,经GC-MS分离鉴定出8类共计82种化合物,其中酯类物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酚类和醇类组分。郫县豆瓣的特殊香味是多种芳香物质相乘作用赋予的,其中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4-乙基...
关键词:郫县豆瓣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质联用(GC-MS) 陈酿 
乳酸菌和酵母共培养技术缩短郫县豆瓣酱陈酿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8
《中国酿造》2009年第3期105-109,共5页刘超兰 黄著 彭熙敏 韩瑞枝 黄钧 周荣清 
四川省重点科技项目(07SG111-009)
耐盐乳酸菌和酵母菌接种到郫县豆瓣的酱醅中共培养,陈酿8个月后,试验组的总酯显著增加,接近自然陈酿12个月的水平,氨基酸态氮、总酸等理化指标无显著差异。通过HS-SPME耦联GC-MS技术检测4个月和8个月陈酿酱醅挥发性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豆瓣酱 酵母 乳酸菌 气质联用 风味物质 共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