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范

作品数:28被引量:7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儿童儿童认知儿童认知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心理学报》《教育理论与实践》《心理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前儿童的因果判断——对时空信息的利用(Ⅰ)被引量:4
《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第1期3-8,66,共7页方富熹 方格 刘范 
本实验研究是作者以前三个实验①②的继续,实验中给儿童演示一个物体碰撞的因果系列事件,告知儿童有关的因果机制,要求儿童对两种可能的时间或空间信息作出选择性的归因判断.结果表明,在学前儿童中已迅速发展着一种依据因果系列事件的...
关键词:时间规则 红球 蓝球运动 学前儿童 运动表象 因果判断 近距离 时空信息 先行事件 百分比 
三国四城市小学儿童数学成绩的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之一被引量:3
《心理学报》1988年第3期268-276,共9页方格 佟乐泉 刘范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本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协作项目。数学团体测验是整体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这一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北京(中)、芝加哥(美)、仙台(日)和台北(中)小学儿童的数学成绩。其结果表明:亚洲学生的成绩显...
关键词:数学成绩 学习态度 可能影响 数学教材 重要因素 学习成绩 美国教材 学校 显著差异 城市儿童 
6—11岁儿童的因果判断:(2)时间和空间因素的作用再探被引量:2
《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第1期11-14,66,共5页刘范 方富熹 
我们曾在前年《心理科学通讯》第6期上发表“6—11岁儿童的因果判断:(1)时间和空间因素的作用初探”一文.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所作的实验是进一步肯定了实验一、二的初步结论.同时还初步发现,儿童因果判断能力与表述判断理由的能力是先...
关键词:因果判断 空间因素 儿童 初步结论 心理科学 再探 实验箱 判断能力 作用 时间因素 
略论儿童认知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被引量:17
《心理学报》1988年第1期1-7,共7页方富熹 方格 刘范 
本文作者根据近年来在时间、速度、分类、数和运动等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结果阐明了儿童认知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的理论观点。
关键词:儿童认知发展 皮亚杰 学前儿童 图片 幼儿 连续性 思维 时间单位 认知能力 发展阶段 
六至十二岁儿童对落体运动因果关系的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年第1期11-16,64,共7页姚文忠 刘范 
一、课题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运动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基本课题。研究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研究儿童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认知的发展,不能不涉及他们对运动现象因果关系的认知发展。积累这方面的资料对于发展心理学和改进自然学科的教...
关键词:因果关系 间接性 认知活动 儿童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水平 实验研究 认知成分 乒乓球 落体运动 年龄组 
6—11岁儿童的因果判断:(1)时间和空间因素的作用初探被引量:2
《心理科学通讯》1986年第6期3-11,66,共10页刘范 方富熹 
因果性是客观世界多种事物普遍的相互依存的一种形式。通过客观存在的因果制约,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保持其固有的秩序。人类个体认识客观世界,有赖于对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了解;科学的认识的一个任务,是揭示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皮亚杰区...
关键词:儿童 因果判断 皮亚杰 实验研究 个体认识 认知发展 客观存在 因果推理 线索 因果关系 
美国认知发展研究近况简介被引量:3
《心理学报》1984年第3期339-346,共8页刘范 张梅玲 
作者于1983年8、9月间在美国参加了中美两国心理学学术交流会,并参观访问了十七个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本文对美国在解悟认知、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认知、阅读和语文学习、社会认知发展、对婴儿的研究、计算机的应用等方面的部分研究情况...
关键词:社会认知发展 研究近况 语文学习 计算机的应用 学术交流 研究机构 心理学 研究情况 中美两国 学术团体 
儿童对时间顺序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Ⅱ)被引量:8
《心理学报》1984年第3期250-258,共9页方格 方富熹 刘范 
本研究的目的力求进一步探讨儿童对循环周期较长的时序(周和季节)的认知过程,了解儿童对较长时序认知发展的趋势、水平和特点,进而比较儿童对每日时序,每周时序以及四季时序认知过程的异同。
关键词:认知发展 实验研究 认知过程 儿童 时间顺序 循环周期 异同 认知成绩 时间系列 相对性 
儿童对时间顺序的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Ⅰ被引量:13
《心理学报》1984年第2期165-173,共9页方格 方富熹 刘范 
本实验以按时序排队和组成时间系列以及口头申述理由为客观指标、探讨4—7岁儿童对每日时序(早晨、中午、晚上)和一日之延伸(昨晚、明早)以及对时序的相对性认知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结果表明:5、6岁儿童对一日之内早午晚时序已能正确认知...
关键词:认知发展 儿童 实验研究 时间顺序 时间关系 时间词语 相对性 认知水平 生活经验 参照物 
认知发展与教学问题
《教育理论与实践》1983年第4期15-18,共4页刘范 
从一个调查材料说起 1980年,教育部曾召开幼儿教育规划会,通过一个幼儿园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幼儿应掌握20以内的数。这引起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教到20太少,还可多教些,另一种意见认为,对幼儿来说,只要把10以下的计数要领都教会,就足够...
关键词:认知发展 儿童认知 发展研究 教学问题 认知心理学 幼儿园 认知能力 皮亚杰 协作组 教学大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