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忠

作品数:81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陶行知健康教育教师特别教育学校管理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普教研究》《爱满天下》《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陶行知的志向追求与人格特质
《重庆陶研文史》2023年第4期14-17,共4页姚文忠 
陶行知是中国本土、今古唯一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国有两位“万世师表”,“教育家”之被冠以“伟大”且被中外一致认同,就是先生。著名的历史学家剪伯赞对两位“万世师表”进行过友善的比较,把“伟大的”意义诠释得特别准确清楚...
关键词: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 万世师表 意义诠释 人格特质 认识和理解 历史学家 
陶学三题
《陶行知学刊》2023年第1期4-12,共9页姚文忠 
今年春天,我们开始筹备编辑出版《陶行知学刊》,向姚老作了汇报。他十分支持我们的工作,称“这是陶学界的一件重要而极具意义的事,要认认真真做好”,并同意在创刊号上刊登他写的《陶学三题》。今天,我们以特稿形式发表此文,姚老却离我...
关键词:陶行知 中国教育发展 师陶 编辑出版 特稿 创刊号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学校管理被引量:1
《四川教育》2022年第19期66-69,共4页姚文忠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宗旨、教育思想、管理者、制度和实际操作。在这方面,陶行知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驱,有一整套理论与实践,对教育研究和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一个需要斟酌的命题教育界流行一句话:“有一个...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现代学校管理 现代学校制度 理论与实践 一所 校长 教育改革和发展 经验之谈 
特别教育:补教育制度的短板
《教育科学论坛》2020年第31期5-8,共4页姚文忠 
特别教育可以补教育制度的短板;建立特别教育专门学校,可以填补教育制度中学校结构的短板。特别教育面对的学生简称为"别生","别生"最大的特征是"学习性发展不足"和"社会性发展不足",根由在个体成长和认知发展。特别教育是教育实际推出...
关键词:特别教育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补短板 
纷纭品质学校
《教育科学论坛》2020年第14期13-16,共4页姚文忠 
2018年度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大课题——“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成果.
在向教育强国迈进时,已经有很多学校成为备强起点。不想把学校办好的人只是极少数,多数人的问题在怎样才能办好。这个起点包含欲评价的对象及其依据,十分丰盛丰饶。学校品质就是其每一个要素、每一件事、每一种现象,他们的质量、效益、...
关键词:树德中学 师生互动 
学校诊断与办学评价被引量:1
《教育科学论坛》2018年第20期3-5,共3页姚文忠 刘一 
一、关于评价的看法穆迪(Moody’s)等机构对中国经济评价引发的批评,增强了评价的负面形象。穆迪的问题在于,其评价受利益驱动和有色眼镜偏向影响,这是第三方评价有时不可信,只能微信的原因。引监理于其中,也无法杜绝不公正的联想。...
关键词:办学评价 学校诊断 经济评价 否定评价 社会风气 第三方 联想 
教师与教育家——再读《第一流的教育家》被引量:1
《中国教师》2018年第1期14-17,共4页姚文忠 刘一 
一、何谓“再读”?根据实际经验,我们很赞成壮大教育家队伍,因此对《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实在是喜爱。1919年4月,陶行知发表《第一流的教育家》,蒋梦麟先生对此文有这样的读后感:“陶先生,你讲的一席话,我读了便觉精神提起来。这种...
关键词:教育家 教师 中国学界 陶行知 蒋梦麟 读后感 教育界 
教师要磨炼定力和敏锐性被引量:1
《中国教师》2017年第13期5-8,共4页姚文忠 
眼下的一些教育现象,耐人寻味。幼儿园搞“去小学化”,不教语数,但该园的幼儿到小学接受入学招生“面试”,假如不知道20以内甚至10以内的加法,就可能遇到冷眼和麻烦。这让幼儿教师和家长很是揪心。于是,教育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敏锐性 教育现象 小学化 幼儿园 耐人寻味 说服力 招生 
小学正高——关于年轻教师的成长
《中国教师》2017年第22期9-12,共4页姚文忠 
2017年9月20日午夜,手机响了。"报告老师,瘦子桂学诚是正高了。"那个夜晚,我没有睡意,一直兴奋到天发亮。
关键词:年轻教师 成长 小学 老师 
教学相长:师生获得感的特殊性被引量:1
《教育科学论坛》2017年第32期7-8,共2页姚文忠 
学生获得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生命关注,有关学生获得感的讨论,是对优质教育的现实贴地考量与言说。教育研究者、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和表达“获得感”的内涵,提出增强学生获得感的路径、策略与美好期待。
关键词:教学相长 特殊性 师生 教育研究者 学校管理者 教育本质 优质教育 一线教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