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四耕

作品数:107被引量:37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学校课程课程变革课程改革教育课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学研究》《中国民族教育》《教育发展研究》《上海教育科研》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质课程文化的“合生”设计与路径选择
《江苏教育》2024年第34期30-34,共5页杨四耕 
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课程与文化的“合生”设计是建构新质课程文化的重要方法。在具体操作上,新质课程文化建构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演绎路径,实现从文化概念到课程设计的“合生”,也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归纳路径,实现从课程实践到...
关键词:新质课程文化 “合生”设计 演绎路径 归纳路径 文化自觉 
学校课程文化的本体论向度与变革路径被引量:2
《课程.教材.教法》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杨四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发展百年成就与经验研究”(BEA220044)。
从本体论角度看,课程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课程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本身。课程文化是课程形态和课程实践蕴含的价值、信仰、规范、技术和语言的合生体。课程文化不仅仅是“事物”的集合,更是“事件”的生成,并以“事件本体论”立场赋予自身...
关键词:课程文化 学校课程文化变革 摄入 合生 事件本体论 
学校课程的人学逻辑与实践意蕴——兼论“品质课程”的价值追求被引量:2
《教育学术月刊》2024年第2期3-9,共7页杨四耕 
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儿童发展的幼儿园课程平衡方法及其运用研究”(编号:DAA210389)。
人学立场是教育的核心立场,人学逻辑是课程的核心逻辑。学校课程的人学逻辑意味着:人是课程的终极目的,课程是人的生成方式。儿童和社会都属于学校课程研制的本体论维度,它们规范着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赋予学校课程以教育学内涵和社会...
关键词:学校课程 人学逻辑 现实的人 学习实践 品质课程 
学校课程管理的生成性过程与方法论定位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16-216,共1页杨四耕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是一种“邀请”,它“邀请”我们洞悉学校课程管理的生成性过程,“邀请”我们思考学校课程管理的方法论定位。学校课程变革必须激活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课程实践过程,回归课程的生成性品格。
关键词:课程实践 学校课程管理 方法论 怀特海 生成性 学校课程变革 教师和学生 定位 
学校课程管理的生成性过程与方法论定位——过程哲学视角被引量:4
《教育学术月刊》2023年第6期3-11,共9页杨四耕 
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儿童发展的幼儿园课程平衡方法及其运用研究”(编号:DAA210389)。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是一种“邀请”,它“邀请”我们洞悉学校课程管理的生成性过程,“邀请”我们思考学校课程管理的方法论定位。学校课程变革必须激活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课程实践过程,回归课程的生成性品格。课程的生成性品格客观上要...
关键词:过程哲学 生成性过程 目标管理 问题管理 制度管理 文化管理 
从学习需求角度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5期10-10,共1页杨四耕 
良好的课程结构是高质量课程体系的骨架,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离不开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结构优化要求学校课程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高质量课程...
关键词:课程结构优化 学校课程 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体系 需求角度 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 社会责任感 科学分类 
应基于育人目标构建课程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4期22-22,共1页杨四耕 
课程是生成性过程,回归课程的生成性品格客观上要求我们关注课程管理的生成性过程,彰显课程管理的过程性、境遇性、关系性和创造性。过程是有目标的过程,育人目标是内生于课程之中的,课程是基于育人目标导引的连续生成过程。
关键词:课程管理 育人目标 生成过程 生成性 创造性 构建课程 境遇性 关注 
构建课程改革的T态模型被引量:1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3期21-21,共1页杨四耕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页——为21世纪的课程议题做准备》指出:课程不仅仅是课程要素设计的技术问题,更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价值问题。因此,良好的课程应该实现两个方面的平衡:一是量的平衡,即课程...
关键词:课程要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构建课程 21世纪 平衡 改革 
学校课程情境分析要从三个层面入手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2期14-14,共1页杨四耕 
学校课程情境涉及学校内外部诸多因素,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因素。可以说,学校课程情境的构成要素是复杂的、多层的。因此,学校课程情境分析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入手。第一个层面:宏观情境分析。学校课程生成于...
关键词:情境分析 课程情境 多层的 课程生成 文化架构 学校 构成要素 诸多因素 
要避免学校课程的语境遮蔽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1期14-14,共1页杨四耕 
按照语境论的观点,课程是一种语境实在,是语境中的事件与行动。当前,不少学校的课程遮蔽了历史和时间,看不见空间和资源,忘却了主体和立场,变成了没有语境的课程,变成了“抽象的课程”。
关键词:学校课程 语境论 遮蔽 看不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