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作品数:38被引量:57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职业教育思政课电磁式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础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庆市教委重大教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德育一体化的时代转向与可行路径——专访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被引量:1
《教师教育学报》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韩震 陈亮 
德育是塑造国家认同,即公民的同一性、共同性和“我们感”的重要渠道。加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新时代背景下,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更具高度、广度与深度等特点。就高度而言,新时代德育一体化是党和国家...
关键词: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 国家认同 大思政课 时代转向 实践路径 
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的三重逻辑被引量:2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年第12期9-13,共5页陈亮 洪诗怡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内蕴了价值、内容、实践三重逻辑的有机统一。从价值逻辑看,课程目标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依托,关乎中国梦的实现;从内容逻辑看,课程目标以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五大核心素养为内...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课程目标 时代新人 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评价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回顾与展望被引量:4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年第15期74-78,共5页陈亮 柏鑫 李红梅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改革开放40周年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一体化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YBMK006。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既是国家教材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抓手。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思政课教材体系的基本前提,也是全面深化大...
关键词:大中小学思政课 教材一体化建设 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 研究展望 
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演进与未来展望被引量:5
《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5期22-29,共8页陈亮 熊翠萍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改革开放40周年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一体化建设研究”(2018YBMK006);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师范生实践教学立体模式与双实基地建设改革研究”(151006)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政策经历了探索期、规范期、革新期三个阶段。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制定视野由局部转向整体、政策关注重点由教材拓向课标、政策价值追求由知识取向转为学生取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材一体化建设 政策演进 政策展望 课程标准 
新时代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精神及其培育被引量:13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年第2期16-25,共10页陈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以共治求善治:学术共同体治理学术不端的共生交往机制研究”[20YJC880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3批特别资助[2020T130392]。
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精神是内化于心的学术契约,是其在学术角色认同与学术活动中自生自发形成的“必然无知”的约定俗成的伦理规范约定,主要包括学术信念、学术气质、学术交往与学术自律四种责任精神。然而,当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成为...
关键词:大学教师 学术责任精神 学术信念 学术气质 学术交往 学术自律 
职业教育“产赛教”智能融合的空间环境与实践向度被引量:19
《中国电化教育》2021年第4期91-97,共7页陈亮 陈章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测度与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JA190104);重庆市教委2019年度重大教改项目“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赛教’融合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191042)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与产业企业、技能大赛和教育系统的深度融合,使得“产赛教”智能融合模式成为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产赛教”融合领域的重要议题。该文以“产赛教”智能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产赛教”智能融合是“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技赛...
关键词: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产赛教”智能融合 空间环境 实践向度 
思政课理应成为高校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被引量:15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12期50-53,共4页陈亮 王贵梦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改革开放40周年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YBMK006)阶段性成果
高校劳动教育的全面加强,迫切需要明确其主要依托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课程,不仅在破解高校劳动教育现存问题、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劳动教育 依托课程 
芬兰职前教师教育的理实融合逻辑及启示
《教育探索》2020年第8期80-85,共6页陈亮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151006)。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是职前教师教育的焦点与难点,芬兰“基于研究”的职前教师教育模式成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多元深度融合。芬兰模式的“理实融合”主要通过结果层面自主型教师“理实素养”的一体化成以及过程层面职前教师“理实学习”...
关键词:芬兰 职前教师教育 理实融合逻辑 专业建设 
组织振兴:职业教育的“应为”与“何为”被引量:33
《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31-34,共4页陈亮 陈章 沈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测度与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JA190104);重庆市教委2019年度重大教改项目“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赛教’融合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191042);“三峡库区职业教育‘SCHG’联动模式助推乡村振兴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91043)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组织既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抓手,也是各种外源性资源输入乡村社会内部的承接载体。从职业教育与乡村组织的供需关系与耦合情况来看,职业教育不仅对乡村组织振兴大有可为,还可以通过撬动组织振兴这个...
关键词:乡村振兴 组织振兴 职业教育 耦合关系 
韩国乡村反贫困的实践及其启示研究被引量:9
《世界农业》2020年第1期41-48,130,共9页王志章 陈亮 王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大调查与贫困陷阱跨越策略研究”(18ZDA1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部地区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融合的路径设计与政策协同研究”(18ASH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经历了农村经济衰退与乡村贫困。为了振兴农村,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韩国政府于20世纪中后期开展了“新村运动”,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建立了发达的农业发展体系,成功地改善了农村住房条件,使农业发展步入了现代化...
关键词:韩国 乡村贫困 “新村运动” 对策建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