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丽

作品数:19被引量: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思政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教具育人体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科学》《学理论》《经济研究导刊》《办公室业务》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赋能与进路:红色文化数字化涵育时代新人被引量:1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年第11期75-78,共4页于红丽 娄成彬 李阔 
2024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红色专项)“红色文化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研究”(24520);202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委托项目“地方应用型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SJGZ20220138);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育人模式研究”(2023SJ07)。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数智时代,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增强了政治认同、传承了红色基因、厚植了民族底气,展现出新的意...
关键词:赋能 进路 红色文化 数字化 时代新人 
共生与交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生成逻辑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33-39,共7页李金国 于红丽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3KSD128);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SX2023004);黑龙江省属本科科研业务费项目黑龙江工程学院思政专项项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了党的报告中,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吹响了号角。数字思政大背景下,共生与交互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生成逻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实现了“立体的结构”和“结构的立体”...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与建构:工匠精神赋能“大思政”育人体系被引量:5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24-132,共9页于红丽 娄成彬 王大春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SJGSZ2020019);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SJGSY2020007);黑龙江工程学院教改项目(JG202118)。
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教育意义。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将有效提高思政育人的实效,优化思政的育人功能。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存在可行性和合理性,二者在价值上存在着...
关键词:融入 建构 工匠精神 “大思政”育人 
遵循与融合: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路径分析被引量:4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35-40,共6页于红丽 李威 
黑龙江省教育规划党的二十大专项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研究”(GJE1422103);黑龙江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类“外交哲学视角下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研究”(2018CX18);黑龙江工程学院2021年度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专项项目“应用型大学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而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的培育则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素养。大学生国家安全教...
关键词:国家安全意识 大学生 党的二十大 国家安全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84-88,共5页宿辉 原小寓 刘英 于红丽 刘辉 张迎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重点项目(GJB1421525);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JG202103,JGYQ202023);黑龙江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2021KCSZ08)。
“育人”先“育德”,“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工程化学”是高等院校非化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课程思政开展的优势课程。文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化学”课程...
关键词:课程思政 工程化学 立德树人 应用型本科 线上线下混合式 
“大思政”视域下家国情怀培育策略被引量:3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年第39期I0018-I0018,共1页于杰 周立平 于红丽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体系研究”(SJGSJ2021001);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家国情怀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2021B043)成果。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所以,重视家国情怀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立足新时代观照家国情怀培育的...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 民族自信 培育策略 家国情怀 大思政 历史文化资源 共同体意识 世界秩序 
思政课堂把道理讲透的创新路径被引量:1
《奋斗》2022年第14期17-19,共3页于红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深是讲透的基础,讲透是讲深的升华;讲深是讲活的前提,讲活是讲深、讲透的路径。要将深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深刻、讲清...
关键词:思政课堂 中国人民大学 讲道理 创新路径 讲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知其所以然 讲深 
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培育途径研究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年第26期I0008-I0008,共1页于杰 周立平 于红丽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体系研究”(SJGSJ2021001);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家国情怀视域下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2021B043);黑龙江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类)“外交哲学视角下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研究”(2018CX18)成果
家国情怀教育是新时代对高等院校和青年学生所提出的全新要求,更是落实民族复兴的现实课题.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国家、对大众以及对家乡生成的深厚情感.因此,必须面向青年学生实施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中国梦是所有人的梦,切实强...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育 民族自信 爱国情感 文化自信 培育途径 共同理想 民族命运 个体成长 
奋斗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三重维度被引量:1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47-51,共5页于红丽 李丹 周立平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十九届六中全会专项研究课题“党的百年奋斗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GJE1422042);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研究专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路径及机制研究”(SJGSY2020003);黑龙江工程学院教改项目“工程文化教育与思政课育人融合机制研究”(JG202118)。
奋斗精神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作用。准确把握奋斗精神与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关系、重视大学生奋斗理念的培养、弘扬积极向上的奋斗文化,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主要路径。在历史维度上,奋斗精神的传承是高校思...
关键词:奋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 高校 思政育人体系 
论思政实践课与立德树人实践逻辑的契合被引量:1
《办公室业务》2022年第2期34-35,共2页周立平 于红丽 赵丽梅 
黑龙江工程学院“十三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体系建设研究”;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与管理机制研究”,编号:SJGSZ20200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关系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本文围绕大学生用什么实践,在哪里实践和如何实践而展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立德树人的贯通对接为着力点,实...
关键词:思政实践 立德树人 逻辑 契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