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中华

作品数:1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学科创设APP历史教学互联网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教育(中学教学)》《辽宁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立足“历史理解”核心素养的实验室APP创设——以北师大版9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1期23-25,共3页许中华 
"历史理解"核心素养指学习者力图恢复历史人物、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体现着与现时事件的思维性沟通,是历史认识者对历史认识客观之间的思维过程。它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础,而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的确立建立在"历史理解"之上...
关键词:历史理解 APP 北师大版 素养 实验室 改革 革命 上册 
用技术撬动变革 用实验复活历史
《江苏教育研究》2017年第S1期49-52,共4页汤永成 许中华 
作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之一的"历史学科实验室",融合了大数据分析的理念,大量采集学生课堂学习产生的过程性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教师展开针对性的探究教学实时推送教学策略提供支持,实现了历史学习的...
关键词:互联网 历史学科实验室 数据分析 
基于学生学习数据的历史课堂教学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3期38-40,共3页许中华 
一、学习革命:互联网+体验室的建立 体验室分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部分。硬件建设包括电子设备、专用桌椅和电路系统,软件系统包括学生端APP,老师端APP。老师端APP可以有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端、学生学习信息处理端、老师指导答疑端...
关键词:学生考勤 学习革命 课堂教学研究 历史 硬件建设 软件系统 APP 软件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的历史学科体验室创设被引量:2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年第2期51-53,共3页许中华 
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代的符号,主体教学成为教育的特质,学习活动的选择性、开放性、实验性已经不可逆转,知识传授放到教室外和知识内化放到课堂上,已经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中学历史教学,转变历史学习方式,让学生...
关键词:互联网 学习体验室 
历史学科体验室学生端APP创设初探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第2期135-137,共3页许中华 
教育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符号,必将引发教育的深刻革命。学生的学习越来越植根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已成为师生的共识。创设历史学科体验室就是基于上述两大思想的一种尝试,作为体验室建设的核心环节是学生端APP,它创设...
关键词:历史学科 APP 学生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信息化 教育 师生 
基于主体性学习的历史学科体验室建设概述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5期61-63,共3页许中华 汤永成 
“主体性”是哲学术语,其含义是能动性、动力、个性,以个人的自由意志为根据行动等,进而又被当作一个综合性问题为人们所关注,并不断向其他领域辐射、衍化。所谓主体性教育理论,是一种凸显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创造性的教育...
关键词:主体性学习 历史学科 主体性教育理论 人的自由意志 教学活动 “主体性” 综合性问题 活动过程 
历史课堂实施价值教育的意义——以人教版“抗日战争”教学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7期6-8,共3页许中华 
石中英教授在《教育价值的时代使命》一文中认为,价值教育特指由学校这种专门的社会机构所负责实施的旨在引导、促进、反思和提升人们自身价值素质(价值观念、价值态度与情感、价值理性、价值信念与价值行动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价值教育 “抗日战争” 课堂实施 人教版 教学 意义 历史 教育实践活动 
漫画引入抗日战争史教学的尝试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3期37-39,共3页许中华 
历史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进程、历史现象理当用生动具体的描述呈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需借用文物、模型、地图、图片以及幻灯、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和教学资源。其中,结合漫画进行描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教学资源 抗日战争史 漫画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 直观教具 美国学者 
三封书信对话乡土文化的保护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年第8期71-72,共2页许中华 
【缘起】为了传承常州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和弘扬常州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深切感受常州传统文化的魅力,2013年寒假,学校要求高一年级学生调研常州历史文化遗址,并将调研结果作为作业交回。开学后,笔者所带班级的很多学生交回了自...
关键词:乡土文化 保护 历史文化传统 一年级学生 对话 书信 历史文化遗址 调研结果 
历史作文式教学新尝试——以《西方崛起》一课为例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年第10期55-57,共3页许中华 
先看2011年和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的两道问答题: 江苏高考2011年历史第22题: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关键词:历史高考 西方 教学 作文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问答题 陈旭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