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英

作品数:18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指向《醉翁亭记》语文高中语文群链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之友》《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文学习任务的层递性与跃迁性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24年第5期9-13,共5页马志英 于丹丹 
语文课程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依据语文实践活动类型的学段差异,设立了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群。不同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保持多重呼应与联结,同一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逐步递进、延伸、拓展、深化。任务群...
关键词:任务群 学习任务 层递 贯通 跃迁 
语文学习任务的实践审视——兼论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概念主义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23年第13期22-26,共5页马志英 
语文学习任务概念从属于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情境、语文学习主题、语文学习资源等语文课程教学概念体系,过度依赖概念语义拆分,回避概念与概念指称实践现象的内在关联,人为降低实践的来源与检验价值,是语文课程教学研究概念主义的...
关键词:语文学习任务 概念体系 概念主义 语文实践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项目化学习方案与实施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22年第21期31-35,共5页马志英 郭笑研 
高中语文任务群项目化学习是围绕任务群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提取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设计项目学习结构系统,实现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一体化的学习组织形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学习的核心知识包括中国现当代文...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项目化 核心知识 关键能力 文学精神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的群链体系与项目化实施被引量:10
《语文建设》2022年第3期18-22,共5页马志英 
以学习任务群组合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是对语文课程实践性本质的凸显,也是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层级结构功能的强化。三层级学习任务由上至下统辖、由下而上支撑构成群链体系,群链体系的结构化、情境化特点体现了...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链体系 结构化 情境化 具身性 项目化 
“一课多篇”编排体例的课程指向与教学实施被引量:5
《语文建设》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马志英 
相比于之前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一课多篇”是统编中学语文教材编排体例最为显著的形式之一。教材是课程内容的直接载体,也是课程目标的现实中介,只有从语文课程层面深入认识“一课多篇”编排体例的功能指向与变化意义,才能在教学实...
关键词:统编教材 一课多篇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教学 
劈开黑暗的长歌——从戏剧文本样式角度解读《雷电颂》
《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8期47-50,共4页马志英 
从郭沫若五幕历史剧《屈原》节选出的《雷电颂》,确实具有散文诗的特点,可以当成散文诗来教。但其原身毕竟是历史剧剧本,将理解人物语言的抒情性和抒情方法的教学目标放置在戏剧冲突和人物独白的文体样式框架内实施更为合理,更能有...
关键词:散文诗 历史剧 戏剧冲突 独白 
我的怀念就是我的愧疚——《老王》《小狗包弟》比较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2期56-59,共4页马志英 
《老王》和《小狗包弟》两篇散文在写作动机、写作理由和写作主旨上都很接近,我的怀念就是我的愧疚,我的愧疚就是我的承诺。愧疚、忏悔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寻求良心的短暂安放,卸下压迫精神的重负,而是在于呈现“我”对自身责任的拷问...
关键词:怀念 愧疚 承诺 道德人格 
匠心与胜景——《苏州园林》双线合一的写作视角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2期51-55,共5页马志英 
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之一,相关的解读文章与教学设计数量众多,而且从二者的关系看,解读的角度和结果往往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总体目标的设定和教学重点内容的安排。公开发表的解读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种...
关键词:《苏州园林》 写作视角 文化解读 中学语文教材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发表时间 文化内涵 
欧阳修的滁州“三亭”
《语文学习》2015年第12期40-42,共3页马志英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王叔文等革新派的新政运动而被贬滁州,出任知县。滁州地方偏僻、公事清简,闲暇之时,欧阳修常常到滁州西南的琅琊山寻幽访胜,他先发现了高踞于酿泉边的一座亭子,命名为"醉翁亭",后又在...
关键词:丰乐亭 三亭 酿泉 王叔文 闲暇之时 《醉翁亭记》 醒心亭记 清简 在泉 城南 
公正:夏洛克的社会诉求——《威尼斯商人》(节选)反思性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5期50-52,共3页马志英 
《威尼斯商人》(节选)入选初中语文教材以来,语文教学将文本主题基本定位于善恶斗争,对人物形象夏洛克的剖析也大都当作反面人物典型。近几年来,一些教学研究从其作为受害者的身份角度切入,着重分析他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和压迫。把...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 夏洛克 社会诉求 解读 节选 初中语文教材 思性 公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